第三輯 青色之秋 春天的街道(1 / 2)

第三輯 青色之秋 春天的街道

這是一段通往菜場的街道,我每天上班都要經過。這段路對它所在的整條街來說,應該是最寬廣的地段。新菜場落成之初,街道兩旁光禿禿的,顯得空曠而冷清。據說是為了維護菜場內攤販們的利益,或者是為了爭創文明街道,總之那裏的小攤小販都被嚴格執行任務的城管給趕跑了,為此,爭執吵鬧之事時有發生。整治過後的街道整潔了,卻少了那麼一份活力與生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街道兩旁又陸續出現了小攤,在春天來臨之時,這些小攤更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穿著製服的城管,依舊在街上執行任務——管理攤販秩序,保證道路暢通,維持市容整潔。可他們的舉止溫和了,頗有人情味了。我看到他們站在小攤旁,有的好言相勸,讓攤主把貨物往裏麵挪一下,別影響交通;有的親自動手幫年老的攤主搬一下籮筐;有的還和攤主開心地聊著什麼……這一幅幅畫麵,就像春天的風、春天的陽光,溢滿街道。

小攤的主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農村人,而且農婦居多。幾把菜蕻,兩捆野蔥,數籃薺菜,一堆馬蘭……這是春天賜給大自然的禮物。勤勞的農婦們用雙手把它們采擷而來,讓更多的人品嚐春天的味道。

為了上班不遲到,我可以早點出門。因為每天早上,走到這段街道時,我就會放慢腳步。有時候僅僅是看看,心情也會覺得舒暢。那春天的綠,攜帶著泥土的芬芳,攜帶著鮮活的清香,給人新的希望,新的憧憬……

有一次,我買了一把野蔥,兩元錢。細細的蔥密密匝匝的一大把。問那位農婦:“阿姐,摘這些蔥花了多長時間?”她眉開眼笑地和我說:“我隻剩下這兩把了,還有三把都賣掉了。我昨天吃好中飯上山的,摘回來燒夜飯正好。”接著又說:“阿妹,你去吃吃看,這蔥烤好噴噴香哦。”我說:“吃是好吃,就是把它揀清爽太吃力了。”她說:“你不用揀的,我都揀清爽的,洗洗就好了。”下班回家,把蔥解開,裏麵沒有雜草泥屑,是夠清爽的,省了我不少時間。晚上,一碗香氣撲鼻的河鯽魚烤蔥一下子就被幾雙筷子消滅了。兒子說:“我老遠就聞到這股香味了,還想,這是誰家的菜這麼香呢。”

五把野蔥,十元錢。那位農婦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晚飯後,可能她還要在燈光下,把夾雜在野蔥裏的草梗泥屑挑揀出來,整理幹淨後,分幾把勻好,再用細草一一捆好。她辛勤的付出換回的僅僅是十元錢?不,她的付出也讓她獲得了許多——她在那長滿野蔥的山坡上享受到了春天的暖陽、清新的空氣、大自然的美景以及勞動的快樂;最重要的還有我們的感謝,感謝她把春天的味道從那個山坡帶到這條街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