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個的土豆做醬烤土豆,用我們土話來說,就是“烤洋番薯”。做這道菜的功夫比一般的紅燒土豆要來得深,火候也難掌握;燒熟後的土豆個兒小小的,皮兒皺皺的,外麵裹了一層薄薄的黑紅的醬汁,一口咬下去,甜甜的鹹鹹的韌韌的。說來慚愧,我總是做不好這道菜。想當年,外婆在世的時候,她燒出來的“烤洋番薯”,的確可以稱得上色香味俱全。換句話說,她做這道菜的功夫是到家了。於是,沒來由地想起了外婆,那些土豆便在我眼裏模糊起來……
那些勻稱的中等個兒,就做土豆餅吧。把土豆放入高壓鍋裏蒸熟,等它們冷卻後,用菜刀“啪”地一拍,就成餅狀了。然後往平底鍋裏倒上些油,土豆餅一個一個攤上去,過一陣,翻個麵,沒一會,油被吸幹了,土豆皮看上去略微有些焦時,可以撒上些椒鹽,也可以按個人喜好撒上五香粉、胡椒粉等。
香酥土豆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土豆大小形狀隨意,也在高壓鍋裏蒸熟後取出,對半切開,外麵裹上超市裏買來的專門炸雞翅的香酥粉,然後往油鍋裏一炸,沒一會兒,金燦燦的香酥土豆就出鍋了。兒子看了喜歡,誇張地說了句:“哎呀媽呀,這比黃金糕還黃金糕呀!嚎——”“嚎”字還沒轉彎,就伸手抓了一塊,因為手燙了,“黃金糕”被他“噌”的一下扔進嘴巴裏了,這下慘了,燙得他吐出來舍不得,咽又咽不下,禁不住用手兜著嘴巴真正地“嚎”了幾下,嚎得他滿臉通紅,好不容易下了喉嚨,還直拍胸口說:“燙死了,燙死了。”
土豆牛肉酥是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一道菜,可家裏沒牛肉,就把冷凍的豬肉拿出來充數。做這個有些複雜了,首先要把肉、土豆外加少許洋蔥剁成泥攪拌一起,然後加調料,如料酒、細鹽、味精、黑胡椒粉、澱粉等,下油鍋之前最好讓“餅”裹上一層麵包屑。這“酥”雖然工序繁多,但味道是不用說的了。反正“土豆宴”開始後,第一個被消滅的就是這道“土豆假牛肉酥”。
豐盛的“土豆宴”結束時,我對兒子說:“老媽的手藝還不錯吧?”兒子打了個飽嗝,然後用手抹了下油汪汪的嘴角,說:“你還真像王婆。”我瞪了他一眼,笑了。
這段時間正是新土豆上市的時候,想做“吃乖”的朋友,可不要錯過了這個機會,別不好意思,不是說“民以食為天”嘛!
2009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