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生活的詩意 貴州支教(組詩)(1 / 1)

第七輯生活的詩意 貴州支教(組詩)

車過衢州

雖去支教,視為旅遊,同行皆為業務型的優秀教師。遠離辦公室,親近大自然,無官場之俯仰弄姿,無案牘之勞心勞形,心境頗佳。

夾竹桃花正嫣然,老農優遊碧玉田。

抖落繁冗七月去,偷來浮生十日閑。

車過上饒

時已黃昏,夕陽在山。四周靜穆,唯列車在短鬆間飛馳。程氏離贛去滬已多年,現為上海建平中學一校之長。當年華南師大同學共寢室,如今全國書生名校長。人事多變,人情亦多變也。

車過上饒地,睹物念程氏。

人去景依舊,短鬆掛斜日。

苗寨農家留飲

赴凱裏南花鎮,農家留飲,山水可鑒,純情可愛。飲畢下山,回望南花,暮色漸起,思緒迷蒙。

窗外青山碧水洄,一曲苗歌酒一杯。

人生離合本無常,南花幾度又重開?

趕場

為迎接寧波講師團,全村歌舞。歌舞雖短,然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米酒尚沾唇,歌舞已開場。

銀鈴入寨去,蘆笙猶繞梁。

赴黎平

凱裏講課結束,又赴黎平。途中山色如黛,碧水見底,山路蜿蜒,村寨零星,有如畫景。

山作錦屏水為帶,峰回路轉十八彎。

炊煙幾縷凝暮靄,白雲深處又一寨。

途中受阻

赴黎平途中,晴川曆曆,轉瞬天色昏暗,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兩山夾峙,暮色四合,能見度僅為五米,車行無路,心有所感也。

前山豔陽披錦繡,峰後細雨映彩虹。

橫柯上蔽天色暗,閃電過後雷聲重。

山景

黔東南州沿途所見,村舍簡陋,多為未竟者,但對聯處處,凡有窗戶者皆是。生活清貧,然理想不泯,上進心依然,以詩致敬。

滿眼紅對聯,裝點黑瓦間。

木屋雖未成,憧憬亦堪憐。

聽講座

黔東南州人口分散,學校亦然,集中殊為不易。為聽寧波講師團上課,有日行三百裏赴黎平者,感慨叢生,以詩誌之。

一山放過一山攔,校舍散布黔東南。

不惜昨日行百裏,隻緣講座到眼前。

山間校舍

鄉間所見屋舍,儼然一新,必為學校。當地同行周主任談及此事,頗為自豪。黔地偏遠,然政府重視教育,有標語曰:人民教育政府辦,辦好教育為人民。決心如此,實績初現,教育發展,經濟振興,應計日可待。

青磚粉牆斜暉照,黑瓦映襯更妖嬈。

非是富家有豪宅,依坡臨水小學校。

凱裏街頭所見

凱裏街頭,竟無一人橫穿馬路,行人皆矩行規步,依斑馬線而行。而甬城街頭,人車爭道為慣常之景,可見市民素質與經濟基礎並無關連。

昨離甬城今入黔,方圓不因地理偏。

行止停住有規矩,請走凱裏斑馬線。

與侗族同胞聯歡(一)

講座結束,主人邀遊侗寨。侗族有語無字,其曆史均以大歌記之。其男女對唱或齊唱,嚶嚶成韻,頗有專業水準。吟曆史,歌人情,敘勞作,曲調婉轉悠揚,令人懷想。

九曲羊腸上地捫,忽聞衝天火炮聲。

銀鈴漸響歌漸近,侗族大禮延賓朋。

與侗族同胞聯歡(二)

重簷鼓樓集主賓,妖童媛女正娉婷。

天籟繞梁久不絕,此曲非關風月情。

遇肖校長

結束黔東南州講座,轉赴黔西南州,肖校長中途恭候。肖校長為丹寨民族中學校長,是國家級骨幹校長培訓班成員。有思想,有魄力,有管理水平,有古道熱腸。親自至三都縣迎接,中飯後又送至麻江縣邊境,臨行惜別,主賓依依,地主大禮,令人感動。

啟程返貴陽,途遇肖校長。

引領自三都,陪送達麻江。

雙手傳溫情,四目噙淚花。

臨行再相問,幾時到丹寨?

黃果樹

赴黔西南州支教,入黃果樹瀑布。貴州地雖偏遠,但山清水秀,天地以神秀鍾之,沐浴其中,信知造化不誣也。

夙念黃果樹,今日終相逢。

遙聞風雷聲,近入水簾洞。

一瀑落素錦,雙橋架彩虹。

造化有神秀,黔地情獨鍾。

赴貴州支教

黔西南州講課結束,搭局長車至貴陽。談及貴州和寧波,素有文教往來,今之支教,猶古之遺風。影響深淺,得益短長,雖非同日可語,但前賢後塵,足可步之。

貴州甬城雖遙遠,

陽明先生有真傳。

後生今日慕古風,

文教互動譜新篇。

2004年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