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生活的詩意 北侖“調笑令”(組詩)
題記:
少長鹹集,群賢畢至。2008年大市語文教壇新秀評比鳴鑼於北侖。參賽者均為各縣市青年才俊,評委亦由教研員和名特優教師組成。為保公正,亦利選拔,經各方磋商,賽課篇目為蘇軾詞章,風格相同,篇幅相近,難度相當。課堂裏青年才俊才情勃發,評席上專家評委評議中肯。奇文共賞,疑義相析。連日數課,浸淫其中;隔晚歌酒,勞逸結合。課餘舞文弄墨,或添油加醋,或無中生有,或插科打諢,或酬唱應和,模仿蘇軾篇章,各灑陸海潘江。足見語文教師大有詩心,饒有情致,非“冬烘先生”也。現采擷數闕,以記一時之盛也。
一
連續幾天,賽事在身,朋友以“錢櫃”小坐相邀。怕目迷五色,耳擾清音,影響翌日聽課,婉拒之。發信打油曰:
賽事縲絏身心疲,哪有情致向歌吟?
雖說妙音能解頤,卻怕“錢櫃”多迷情。
有陳君者,見信頓生戲謔之心,和之曰:
馳騁學界豈無疲,消乏解頤是歌吟;
一杯紅酒映紅顏,再接前番未了情。
二
沁園春?放浪
連日觀課,正襟危坐;一夕歡歌,意得形忘。意興無限,調笑有度;戲作沁園之春,模擬賽課詞章。選秀雖辛苦,情致莫相忘也。故曰:
放浪形骸,
聚嘯歌廳,
難得輕狂。
看飛星照耀,
劍氣如虹,
吳音振強,
琦聲時尚。
飛菊踏浪,
樺林呈芳,
偷此片刻奏華章。
歡歌罷,
攜美女香車,
歸途迷惘。
回首教研間隙,
學文武之道有弛張。
與慈城佛祖,
抵掌談禪;
東海酒仙,
吞吐三江。
有聲有色,
亦莊亦諧,
大雅大俗相得彰。
須行樂,
有歌酒相伴,
寵辱皆忘!
沁園春?北侖鳳凰引
有陳琦君,才思敏捷。雖誇張戲謔,卻可喜可閱。詞曰:
昨夜酒酣,
有主盛情,
延邀鳳凰。
時長夜伊始,
華燈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