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習及情緒專題 考試焦慮症(1 / 1)

兒童學習及情緒專題 考試焦慮症

男,13歲。下麵是他的自述:

我是一所市重點中學的學生。我現在心裏非常著急,心情特別緊張。期中和期末考試時非常緊張、害怕,甚至連平時的小測驗也不能順利進行。

我從小學起成績一直都很好,一直在老師、同學的讚揚聲中長大,後來以較好的成績考進了我現在的重點中學。可能是剛開始不適應吧,連續兩次測驗成績都不理想,隻考了70多分,雖然老師和家長沒有說我,但我很不開心。以後每一次考試,我都做了很好很充分的準備,反複告誡自己“不要緊張,不要緊張”,但越是這樣,越不能放鬆。很鬱悶。

我父母為我付出很多。我媽媽身體不好,病休在家,爸爸下崗,在外麵打工。他們省吃儉用,供我上學。他們對我上大學,將來能夠有一份好工作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自己給自己定了一個標準,成績要保持在班級前3名,年級前10名。我怕自己考不好會讓父母失望。

我現在主要表現是:容易擔心、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睡眠淺、容易醒來,考試前會特別緊張,坐立不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和額頭出汗、尿急、雙手發抖等,每天花很多時間學習,怕影響學習從來不參加學校活動,也不大與別人玩,經常熬夜。但效果沒有以前好,有時會產生不想到學校上學的念頭。

問題47 考試焦慮症的原因?

1.對學習成績期望過高,怕成績考不好,自己的形象會受到影響,更擔心自己的前途會不好。

2.學習不踏實,知識掌握不牢,到考試時就會緊張、無所適從。

3.焦慮性格,也就是遇到大小事情都容易緊張、焦慮,擔心自己會遇到不幸,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麵臨的問題。

問題48 考試焦慮症的表現有哪些?

考生對考試產生的過度緊張心理狀態,心理學上稱為考試焦慮症。輕度的考試焦慮反應有: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出汗、手足發涼、苦惱、擔憂、膽怯等。重度的考試焦慮反應有:坐立不安、頭痛、頭昏、無法集中注意力、思維受阻,甚至暈厥。有的人甚至產生逃避考試的行為。過度的考試焦慮會降低應考的能力,甚至會損害身心健康。

問題49 考生出現考試焦慮症怎麼辦?

1.正確認識考試焦慮,適當的焦慮可以給學習者一定的心理壓力,提高思維的能動性,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要以積極、主動、樂觀的態度對待考試。

2.平時注意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克服容易緊張的心理,提高自我控製能力。

3.打好學習基礎,隻有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到考試時才會應答自如,才不會緊張。

4.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符合自己的考試目標,不要定得太高,要與自己的實際能力相符合。

5.不要過分看重考試成績,而要注重學習過程。

6.勞逸結合。

7.做好自我放鬆和心理調節工作。

a.轉移法——通過進行各種活動,如體育鍛煉、聽音樂等轉移考試帶來的心理壓力;

b.暗示法——考生自己不斷地暗示自己:“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水平來”;

c.宣泄法——向父母和自己的知心朋友傾訴自己對考試的想法,自己的苦惱,以獲得幫助和指導;

d.放鬆法——考前做放鬆訓練,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鬆等;

e.保證充足睡眠——考試前盡量早點上床,自然入睡;

8.必要時求助心理醫生,進行心理谘詢和治療。經常出現過度焦慮的考生,已經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而自己又無法解決時,一定要主動求助心理醫生,以便及早控製症狀,避免焦慮情緒進一步惡化。心理醫生通常會使用漸進性鬆弛療法、係統脫敏法、生物反饋療法或者適當使用鎮靜劑等多種方法來治療考試焦慮症。

問題50 應對考試焦慮症家長怎麼辦?

1.家長要為孩子減壓。麵對考試,尤其是關鍵性的考試,考生本來就有心理壓力,家長的過分關注則會無形之中給考生增加壓力。因此,家長要給孩子減壓,越是臨近考試,越要像平時一樣,避免不停地提醒孩子“不要緊張”、“要細心”等,這樣會適得其反。

2.保證孩子考前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勞和緊張情緒。家長要保證孩子每天8小時的睡眠。睡前讓孩子喝杯牛奶,也可起到幫助睡眠的作用。

3.考試期間合理安排孩子的三餐。科學合理的三餐有助於消除考試的焦慮。早餐一杯牛奶、兩片麵包、一個雞蛋。中餐和晚餐不要吃得太多,可適當地多補充些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也可適當地服用含有天然植物成分的保健品,但要避免通過飲用咖啡或茶來提神。

4.對孩子的期望值要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