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深秋,紫蘭殿中一片蕭索,殿外綠葉落盡,豔麗的嬌花早已不在,殿內空空蕩蕩,瞧著是灰撲撲的一片,桌椅都掉了顏色,就連僅有的幾個宮人都不見了蹤影,偌大的紫蘭殿空曠得有些淒涼。

前殿正中,三皇子黎紹端坐撫琴,一身灰撲撲的布衣與殿內的景象剛好相稱,然琴聲悠悠,帶著一絲暖意,讓人心悅的曲調與這殿內的蕭索一點兒都不相配,但黎紹並不介意。

“殿下,您別再彈了,叛軍已經進了長安城了,咱們快走吧!”

紫蘭殿的大宮女雲珠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可黎紹依舊不為所動,雲珠沒有辦法,便轉頭看向站在黎紹麵前不遠處的雍寧。

雍寧長黎紹兩歲,曾是黎紹的伴讀,現任尚書省左丞,隻是今日之後又不知將何去何從。

皺眉看著黎紹,雍寧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解。從小到大,凡是黎紹決定要做的事情,沒人攔得住他。

不等雍寧想好該說什麼,黎紹就先開口,伴著琴聲不急不緩地說道:“你們都勸了我兩個月了,翻來覆去也就那麼幾句,你們說著不覺得煩,我聽著都覺得煩了。我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

雍寧眉心緊蹙:“殿下您執意留下隻不過是為了見他一麵,可殿下,隻要您還活著,總會有機會見到他的,您怎麼就非要在這個時候見他?賠上性命也要見他一麵,值得嗎?”

不過就是一個曾有過婚約的青梅竹馬,怎麼就讓黎紹執著於此?心中有愧嗎?可當年設計讓長孫將軍蒙冤而死的是黎紹的父親和兄長,本就與黎紹毫無幹係,而黎紹為了替長孫家平反四處奔波,最終落得個被大皇子黎征幽禁於紫蘭殿的下場。

被幽禁的時候又聽說大皇子要派人追殺長孫伯毅,黎紹便派人去救下了長孫伯毅,聽說長孫伯毅找到了前朝血脈要奪/權報仇,黎紹就精心挑選了謀士送去長孫伯毅身邊,聽說長孫伯毅殺了蜀王黎元善奪了蜀地三萬大軍,黎紹就派人將黎元善流落外地的所有血脈趕盡殺絕……

這些年黎紹在紫蘭殿內所受的苦,哪一樁、哪一件不都是因為他暗中幫助長孫伯毅的事情被人發現?他為長孫伯毅做的事情已經夠多的了,半條命都搭進去了,他還想怎樣?

十年未見,還隔著血海深仇,長孫氏和黎氏族人死得就隻剩下幾個了,他跟長孫伯毅之間的情誼還能剩下多少?今日一見,長孫伯毅有幾成可能會放他一條生路?他就非要把另外半條命也搭進去嗎?!

黎紹覆手按住琴弦,止了琴聲,抬頭看著雍寧笑道:“我該做什麼才是值得的?父皇在位時為君不仁,我沒能阻止,黎征繼位後變本加厲地將這不仁發展成了暴/政,黎氏的其他人更是樂享其成,仗著黎征的暴虐揮霍無度、欺壓百姓,我也沒能阻止。而托他們的福,黎氏早已聲名狼藉。

雖然我在這皇宮裏是黎氏的異類,處處受人排擠,可出了這皇宮,我是天下萬民中的異類,想殺我以泄憤的人比比皆是。所謂父債子償,沒有人會在意我究竟是誰,也沒有會在意我究竟做了什麼,隻要我是黎國世宗的兒子,我就該替他償命,那些正義之士和心懷怨恨之人是不會放過我的,不是嗎?

既然怎樣都是要死,倒不如死在伯毅手上,也能了卻我這十年來的心願。”

雍寧連忙說道:“我們可以帶您尋一處村落隱姓埋名!待事態平息之後,您能了卻心願的機會多得是,根本就不急在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