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窮澤齊聲高喊道:“聖皇聖令,周蒙王朝人民軍隊,討伐小偽帝周傳河,起兵了呀。”
周同一席話震出方圓近千裏,兩個窮澤發出的聲浪震的空氣化作疾風飛馳,聲波傳得比他遠了一倍多。如此,兩千裏內的生命都聽見了,嶺南省領雪耳寨,周蒙王朝聖皇在此起兵。
周同大軍行進五日,由於舉兵突然,三百六十多萬大軍突然出現,周朝自然無法那麼快獲悉戰情,沿路大小州府不是望風而逃便是棄城投降。
第六日各路軍馬飛來飛鴿傳書,六月十八日的當日同時起兵的還有八路大軍:
第一路,日東城日東王周傳傑,統帥陸路大軍一百五十萬,水路大軍六十萬;
第二路,中州省領乞丐派掌門夏侯亮,一百萬人馬;
第三路,河東省河東王詹天利,統領河東省領大軍二百萬,沙龍島一百萬,總計三百萬人馬;
第四路,周康城,馬王幫和龍王教合力總計大軍二百萬,統帥龍無痕,副統帥馬大江;
第五路,盾嘉郡大軍一百五十萬,統兵元帥赫然是馬英衛,副帥東方勝;
第六路,周蒙王朝沙石關,出兵五百萬,統兵者為周蒙第一大元帥金獅,參軍餘榮江;
第七路,周蒙王朝擁石關,出兵五百萬,由第二大元帥李尚榮統帥,參軍榮格乃提;
第八路,周蒙王朝堅石關,統帥肅中省肅中王左忠堂,參軍左忠義,舉大軍六百萬;
後三路為周蒙王朝的三關大軍,軍馬總計一千六百萬,可謂傾國之力。左忠堂原本掌管大軍八百萬,但是遠途行軍畢竟勞民傷財,於是其餘二百彙合肅中省百姓擔負起了運輸物資的責任。丞相丁義珍則全權負責另外兩路大軍的物資運輸,由於行軍路途遙遠,單靠不多的乾坤袋隻能支應少數軍馬所需,所以大軍行進還是要依靠軍民運輸戰備物資,周蒙王朝地廣人稀,丁義珍也是極盡所能。
西鴻國國王德托尼和金獅交好,有早年兩國簽署的和平協議,雖沒發兵協同周蒙王朝大軍作戰,但量也不會輕易攻打周蒙王朝。
商厥國國王上回見了周同和兩個窮澤的本事,也當中簽字畫押願做周蒙王朝的屬國,以周同對他的了解,餘化龍等人的分析,打死他也不敢和周同做對了。
第七日,理樂國國王莫雪瑩親征,舉全國兵力五百萬,大元帥歸海英達統帥全軍,行進路線恰是周同大軍走過的地方。
十路大軍行進每日有不斷的飛鴿傳書交流信息,周同大軍行軍極快,一路鮮有抵抗的軍隊,周蒙王朝大旗飄展,聖皇禦駕親征自有司馬芸櫻等人早早布置好的車馬儀仗。
司馬芸櫻極具才智,宣傳工作做的極好,沿路州府望風而逃的極少,極多是前來投誠,周同當然是來者不拒,並且任命司馬芸櫻為聖皇架下二路大軍的統帥,專門收攏整頓歸附來的大周軍士。
沿途百姓無不燒香跪拜,歡迎真天子為民征討,更有無數青壯勞力加入人民大軍,於是乎聲勢一日比一日浩蕩,大軍避過泰嶽省,周同吩咐傳書給理樂國大軍,同樣避開泰嶽省,依舊按照周同的先頭大軍行軍路線行進。
泰嶽山是老周家的老巢,周同是要先占了京城,讓天下百姓知道,周蒙聖皇名正言順的取代了偽帝周傳河,天下歸心之後再反過頭來和老周家算賬。
第三十日,泰嶽省交界,周同大軍迎來了首次陣仗,探報來報,前方二百裏有周朝大軍五百萬擋住了去路,統兵元帥周韜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