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的矛盾有著深刻的曆史原因。
當年百年大戰正是從北方開始,迅速席卷全國,北方各大小門派但凡是尚存的,都加入過同信會,與教廷和巫師公會連番血戰,至百年戰爭結束時,門人弟子多數十不存一,可以說與教廷和巫師公會有著刻骨血仇。而南方各門派卻有相當大一部分加入了大聯盟,在百年戰爭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可以說南北方之間的仇恨並不比北方與教廷巫師公會的仇恨少,甚至更讓北方法師無法釋懷。
百年戰爭結束之時,同信會借著紅朝鼎定中華的龍氣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教廷和巫師公會狼狽退回歐洲,大聯盟的幾大骨幹勢力,如嶺南丁家、蘇東利家、武夷山夜隱派均是倉皇舉族出逃,而那些依附於大聯盟的中小門派,沒有出逃門路,隻能各自隱匿行跡,如喪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終日,靜候著勝利者清算複仇的降臨。
不過,預料中的清算並沒有發生。這當然不是同信會寬宏大度,而是因為形勢變化太快。紅朝鼎定中華後,大力打擊封建殘餘勢力,掃蕩反動會道門,摟草打兔子,整體一鍋端,但凡有敢於露頭逆流而動的統統鎮壓,獲得了百年戰爭勝利的同信會諸門派最終在雍漢生的指導下采取了潛伏隱藏以待時局變化的策略。可接下來紅朝改元改革,開放門戶,當年背著漢奸之名出逃的大聯盟堂而皇之地頂著海外遊子的名號正大光明的回來了。隻是他們也不敢深到北方招搖,除了一部分人因為深仇而潛入東北殺害雍漢生滿門外,其他的都在南方轉悠,搜尋當年那些沒有遷走的中小門派,於深圳舉行了中華法師第一屆聯盟大會,就算是成了中華法師協會,實際上當時的中華法師協會嚴格上來說隻能被稱為南中華法師協會,因為根本就沒有北方門派參與。而南方諸門派就借著這一便利,靠著海外勢力的支持快速發展,很快壯大發展,一時間信心膨脹,又因為內部諸派爭權奪利鬥爭,而起了引入北方派係的念頭,一來是想統一全國術法界,做個名符其實的中華法師協會,二來是想引入新勢力打破當時法師協會內諸派勢均力敵的情況,於是一直被排擠在法師協會之外的北方派係才得到進入法師協會體係的機會。而對於北方派係而言,加入法師協會並不代表他們已經忘記了當年的仇恨,隻是多像茅山派這般為了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所以看著南方派係向來也不順眼。
南方派係中的鷹派就是極度仇視北方派係的門派成員,多半是百年戰爭中與北方派係有過深仇大恨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因為北方派加入法師協會發展起來後,利益受到了侵害,看北方派係自然沒有好臉色。
胡奇彥所屬的南溟劍派在百年戰爭時隻不過是個小門派而已,沒幾個高手,大點的戰鬥都插不上手,也就是搖旗呐喊敲邊鼓的角色,與北方派係談不上什麼深仇大恨。隻是這沒有遠恨卻有新怨,南溟劍派加入法師協會後,吸取國內先進經驗,又借貸了海外大聯盟的扶助資金,開辦了一家劍廠,利用本派秘術生產術法製導型暗器,如飛刀、飛劍、飛鏢什麼的,最遠射程可達二百米,百發百中,在當時環境下堪稱利器,一經推出即大受歡營,這些年來賺得盆滿缽滿,已經由一個小廠子發展成了集團公司。隻是花無百日紅,自打魚承世的術法物品公司開始推出以現代槍械為原型改進的術法武器後,南溟劍派的情況就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作為競爭對手,南溟劍派自然看著茅山派不順眼,連帶著對整個北方派係也有氣,此時對著魚承世支持的雍博文更是氣上加氣,百般不順眼,迫不及待地就跳出來訓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