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在乎儀式感的人,日子是怎樣的?(1 / 2)

講究儀式感,根本不會讓生活窘迫,盤子和花盆也不可能影響家庭財政,但一凡卻主動選擇了將就,自覺把自己的生活質量降低,也讓我們不約而同不想去她家,因為講究和將就的距離是一個天與地的距離,中間隔著女主人的生活態度和經營能力,講究的生活妙趣橫生,而將就的生活麵目可憎。

2

除了生活需要儀式感,婚姻也需要儀式感。

不信,你可以問問,身邊對婚姻失望,甚至絕望的人,為什麼會對婚姻不再滿意、為什麼會對愛人不再滿意,其實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沒有儀式感。

都已經結婚了,又不是談戀愛的時候,還送什麼玫瑰啊?

都成孩子的爸媽了,就不用搞那些虛花樣了,還燭光晚餐個啥啊?

都成一家人了,錢就在家裏放著,想買啥自己去買好了,還用得著我給你買嗎?

忙工作都忙不過來了,就別讓我在挑選禮物、記住紀念日上浪費精力了,好嗎?

老夫老妻了,你又不是我情人,還去什麼電影院啊,在家看電視就行了。

……

這些話,很熟悉吧?

可能很多不在乎儀式感的夫妻都有過這樣的時刻,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他們總以為結婚就相當於進入了愛情的保險箱,永遠不會有變數,所以不值得浪費精力去經營,不值得費盡心思送驚喜,更不值得千方百計玩浪漫。

可惜,這麼圖省事的後果卻是平淡的生活再也沒有任何漣漪,凡俗的婚姻再也沒有任何驚喜。

誰不是滿懷希望地步入婚姻的呢,誰不是滿懷期待浪漫與愛情並存呢,可是生活壓力這麼大,雞零狗碎的瑣事那麼多,平淡婚姻帶來的失落感,可能會讓那些天性浪漫的人承受不了落差,很多人做了夫妻後,忘了怎麼去愛;做了父母後,忘了怎麼做夫妻,婚姻的儀式感就是這麼美妙的存在,可以解救我們於水火。

一束花、一杯茶、一件衣服、一個親吻……並不會浪費多少精力,但它卻是婚姻的一種點綴,雖然看似沒用,但卻是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讓我們暫時從柴米油鹽的生活中逃離出來,讓我們再一次重溫戀愛的甜蜜。

這些美妙的儀式感,提醒我們珍惜走進婚姻的不容易和婚姻開始時的承諾;這些美妙的儀式感,也能化解漫長瑣碎一生中的煩惱和焦慮,提醒我們在柴米油鹽娃之外,在為生活奔波忙碌之外,還有詩和遠方。

3

其實,生活的儀式感和婚姻的儀式感,並不是奢侈品,我從來不覺得它們必須和金錢有關,我更不認為它們必須和奢華掛鉤,但它一定和熱愛生活、尊重婚姻的那顆心有關。

有生活儀式感的人總會給人清新的感覺:

晨練路上摘下的一把狗尾巴草配了綠葉插在青花瓷的花瓶裏,妖嬈生姿;

幾株銅錢草種在小瓦罐裏,對著太陽,嬌羞含笑;

餐桌上的餐巾紙,輕輕一折,是馬蹄蓮花的形狀;

講究儀式感,根本不會讓生活窘迫,盤子和花盆也不可能影響家庭財政,但一凡卻主動選擇了將就,自覺把自己的生活質量降低,也讓我們不約而同不想去她家,因為講究和將就的距離是一個天與地的距離,中間隔著女主人的生活態度和經營能力,講究的生活妙趣橫生,而將就的生活麵目可憎。

2

除了生活需要儀式感,婚姻也需要儀式感。

不信,你可以問問,身邊對婚姻失望,甚至絕望的人,為什麼會對婚姻不再滿意、為什麼會對愛人不再滿意,其實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沒有儀式感。

都已經結婚了,又不是談戀愛的時候,還送什麼玫瑰啊?

都成孩子的爸媽了,就不用搞那些虛花樣了,還燭光晚餐個啥啊?

都成一家人了,錢就在家裏放著,想買啥自己去買好了,還用得著我給你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