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藍星最強大的人類勢力非四大財團莫屬。
四大財團原本是在國家體製下誕生的普通公司。
但是經過瘋狂而又沒有限製的擴張之後,或是通過武力的方法或是通過和平的手段,顛覆了自己所在國家的政權,成為了區域真正的掌控者。
四大財團實力強大,不斷吞並周圍的國家。
最終,為了防止國家的毀滅,六個大國與一眾附庸國共同聯合起來,成為了如今的聯邦國。
聯邦國由六國元首共同治理,每五年選舉六國中的一國作為輪值主國。
而主國的元首則成為這聯邦國的最高領導,具有許多其他五國沒有的權限。
為了抵抗四大財團的侵蝕,聯邦國在初期付出了許多代價,最初的那批建國者前仆後繼、流血流淚,終於抵抗住了武力的入侵。
將戰事從暴力戰鬥轉移到了談判桌上。
最終,四大財團與聯邦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持續了近百年的戰鬥終於結束。
但是,雖然真槍實彈的戰鬥告一段落,但是看不見的戰鬥依舊暗流湧動。
聯邦國地大物博,人員眾多,在四大財團看來是不可多得的市場,不去搶占真的是天理難容。
所以他們使用了多種方法對聯邦國以及聯邦國的民眾進行全方位的剝奪。
在全麵停戰的大前提下,商業掠奪與文化滲透成為了最重要的手段。
通過文化滲透,宣揚自己控製區域的美好場景,讓聯邦國的民眾產生向往之情,最終自發的前往四大財團控製的區域。
這種策略非常的成功,經過多年的宣傳,許多聯邦國的民眾從心底裏向往四大財團控製區,覺得那裏有香甜的空氣,自由的土地,而自己所在的卻是十八重地獄。
那些有能力離開聯邦國的精英加入了四大財團,而沒有能力離開的則開始學習四大財團控製區的習俗,使得聯邦國的文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實施文化滲透的同時,四大財團也對聯邦國的商業開始轟炸。
他們通過其在商業上的巨大優勢,使用傾銷等方式衝擊聯邦國國內市場,擊敗本土企業,從而占領聯邦國的商業高地,將其圈養為自己的產品傾銷地。
四大財團中,雖然每個財團都幾乎涉及全部行業,但是他們依然有自己最擅長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正是他們發家的行業。
珮科夫財團以販賣能源發家,雖然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飛速發展之後,能源產業極度萎縮,珮科夫財團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但是他們手握大量礦產,在如今這個金屬資源短缺的年代,依然可以通過販賣有色金屬賺得盆滿缽滿。
賀茂財團則是以神經科學著稱,他們的仿生人技術獨步天下,腦神經相關科學同樣執業界執牛耳。
他們在當今最常用的腦神經技術,例如神經網絡、神經骨骼、義肢、生物芯片上都站在藍星的頂端。
當初陳丹青獲得雲夢的那個盒子就是從賀茂財團流出的。
安德烈財團則是以工業作為自己的支柱。他們的重工業,例如外太空殖民星,大型宇航飛船等,都是設計精密,安全穩定。
而他們的輕工業涵蓋了人們的各種日常生活,家電、汽車、飛行器、義肢等等遠銷海外,是各行各業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