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有情況馬上向我彙報,不要輕舉妄動。”
“是。”
“去醫院,把綠蘿交給倪霄拿去檢測。”
翁析勻做事不喜拖泥帶水,效率第一,才剛拿到綠蘿就馬上去找倪霄了,他也想在最快的時間裏知道答案。
最近一段時間裏,翁析勻兩口子的慈善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最開始計劃的修建養老院,選址問題早就解決了,暫時還沒對外公開。
這龍庭集團本身就是主要經營酒店和房地產的,對於行業內的各種資訊當然是第一時間了解到,有了這個便利,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養老院開放,就容易多了。
本市一些地方有少數的爛尾樓,那都是開發商在房子沒修好的時候就說沒錢了接著跑路了,於是半成品房子就被閑置,嚴重浪費資源。
翁析勻知道在臨近市郊有一處爛尾樓,各方麵都很符合養老院的條件,他就買下其中的一棟,找人將這棟樓修修補補的,外牆也做好,再搞個裝修。
到現在,這棟樓看起來就像樣了,周圍的綠化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總之就是……養老院安排在這裏,住進來的人都會覺得這地方是像住高檔小區似的。
翁析勻說過,桐一月喜歡的話,管理上就由她來負責,他隻管投錢進來就行。
今天的時間還比較充足,翁析勻桐一月在養老院這邊巡視了一圈,各方麵進度都很滿意,之後就去了附近的孤兒院。
對於這家孤兒院,桐一月是很有感情的,她曾經被桐民翰送到這裏,後來被周國鋒夫婦收養。
孤兒院曾經的老院長如今已因高齡而退居下來在家頤養天年,目前是由老院長的女兒曾慶茹接管。
曾慶茹比桐一月大十來歲,以前桐一月在孤兒院的時候,曾慶茹見過桐一月幾次,對於這個恬靜的小女生,曾慶茹有印象。
新一任的院長曾慶茹在辦公室接待了翁析勻夫婦,當見到桐一月時,也因老院長的關係而顯得很親切。
曾慶茹是個長相平凡的女人,但她也繼承了母親的誌願,將青春都奉獻給了這所孤兒院。
翁析勻是孤兒院的一大支柱,他每年所捐的善款都不少,最近更是將孤兒院周邊的地皮買了下來,都是用來擴建的。
如此盡心盡力為社會公益而不求回報,翁析勻夫婦當然會贏得曾慶茹的尊重。
泡一壺好茶招待兩位貴客,曾慶茹最主要是向翁析勻彙報一下孤兒院擴建的進度。
這個女人雖然其貌不揚,可是說起自己擅長的事業,她卻顯得很有信心,侃侃而談,從容淡定。
翁析勻很滿意曾慶茹的工作,孤兒院的現狀以及擴建情況,他基本都清楚了,但這還不夠。
剛才在路上的時候,桐一月細心地想到一件事……來見孩子們總不能空著手來吧,帶點禮物是理所應當的,能讓孩子們高興高興。
走了三個蛋糕店,買了許多不同口味的水果布丁,是時候分給孩子們了。
說完公事,現在該去看看那群可愛的天使。
孤兒院如今的場地比以前大得多,草坪都是一片新綠,比以前的好太多了,是孩子們都喜歡玩耍的地方。
碧綠的草坪上,周邊有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場,還有一些適合幾歲的幼兒玩耍的場所。
大大小小幾十個孩子都在草坪上曬太陽,盡情玩耍,享受著午後的陽光,綻放出最美麗的笑臉。
翁析勻遠遠地看見這情景,不由得想起當初收養綿綿時,他就是坐在旁邊看孩子們玩,而綿綿那小不點兒就是當中很起眼的一個。
世間緣份難料,孤兒很多,都是些可憐的孩子,但不是每個都能幸運的被收養,多數都是在孤兒院裏長大,然後開始學習,工作……
綿綿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翁析勻和桐一月。
桐一月和曾慶茹帶著幾個員工,將零食放在一張大桌子上,一會兒給孩子們吃的。
曾慶茹見翁析勻在出神,不由得微微一笑:“翁總,您是不是想起綿綿了?”
這曾慶茹的觀察力果然驚人,一語中的。
翁析勻也不隱瞞,點點頭,感慨地說:“我還記得綿綿當時穿的什麼衣服,那小可憐的眼神真是讓人心疼。”
曾慶茹聞言,眼底忽地露出一點怪異的神色,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可翁析勻已經將她的異樣看在眼裏了。
“曾院長,是不是有什麼事?”
曾慶茹略顯尷尬地說:“這……既然您問到,那我就說吧……當年您和那位夏小姐之所以會收養綿綿,其實不是夏小姐當天才看中綿綿的,是有人指定要讓綿綿被夏小姐收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