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的競爭對手當然不希望翁析勻重新執掌龍庭集團,都認為他才是比翁冕更可怕的人。大也有些保持中立的人以及支持他的人,在積極表態聲援,關注他是否拿回總裁之位。
一個集團公司,總是這麼不經意地就會成為焦點,這比什麼營銷廣告都奏效,還不花一分錢就起到宣傳效果。
翁家的人,公司的人,全都謹言慎行,不敢在媒體麵前亂說一個字。
翁老爺子有令,不管是家裏還是公司,如果誰擅自泄露更多的消息,說些不該說的話,那麼將會受到家規的懲罰或是公司的處分。
媒體有個通病,那就是,越難挖掘的新聞,他們越有興趣,就像是半個福爾摩斯似的,成天想著怎樣才能搶到關於翁析勻的頭條。
這種時候,夏綺雲就得瑟了,裝作“不小心”地向雜誌社透露了綿綿的事。
夏綺雲不但成功地搶到頭版頭條,還順便把自己也炒作了一把。那新聞一出,她就成了煌閏雜誌社最火爆的記者。
雖然是個特約記者,但這樣更有神秘感,加上她本身跟翁析勻之間的複雜過往,還有個收養的女兒綿綿……這些因素組成的話題性,竟然將夏綺雲推向了一個新的輿論高度。
煌閏財經雜誌,葛主編這幾天是樂壞了,因為新一期的雜誌銷量成倍增長,不但在同行中掙足了麵子,更重要的是夏綺雲自己爆料的那些,為雜誌社吸引了無數的眼球。
就連葛主編的上級主管都高興得合不攏嘴,大誇夏綺雲聰明,能爆出這麼火辣的獨家頭條,她是雜誌社的功臣。
功臣當然要有獎勵了,“煌閏”也是財大氣粗的,高層立刻決定給夏綺雲派發獎金,並且安排她去京城吃喝玩樂一個星期,由雜誌社在京城的分部負責接待她,一切開銷都是公費。
一個特約記者都能得到這樣的重視,這給雜誌社的員工起到了激勵作用,而夏綺雲本人更是春風得意。
她雖然還是個記者,可她卻有了名氣,這幾天還有媒體想采訪她呢。
有了名氣就有可能得到以前沒有的人脈和資源,夏綺雲知道自己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機會,能衝多高,就看運氣了。
以前夏綺雲是各種顧忌,才沒有把自己和翁析勻的事在媒體曝光出來,當然也是怕引起注意,但現在她想到蘇成剛說的,最後的願望都快達成了,她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一旦沒了顧慮,夏綺雲這個定時炸彈又開始不安份了。
外界對桐一月的流言蜚語,從來沒停止過,一會兒說她給翁析勻戴綠帽子,說寶寶不是翁家的骨肉,一會兒又說她和翁冕的緋聞。現在又加了一條“橫刀奪愛”。
按照夏綺雲爆料的,說她自己和翁析勻原本交往得好好的,說是桐一月插足在她和翁析勻之間。
夏綺雲在爆料中提到了自己曾患有先天性心髒病,最初翁析勻對她不離不棄,後來因為桐一月的出現,翁析勻才離開了她。
還說桐一月利用孩子來達到牽製翁析勻的目的……
圍觀的無數網民,本來就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麼,但人都有一種天生的對弱者的同情,而現在桐一月是副總,功成名就,夏綺雲卻被描述成是個曾身患重病但依然自強不息的可憐的女人。
這樣形成的反差,更激起了外界對桐一月的言論攻擊,一邊倒地支持夏綺雲,謾罵桐一月無恥,還有很多人支持夏綺雲奪回被收養的孩子。
輿論的力量是可怕的,那些人在發表言論時大多是圖一時口快,罵著痛快,沒有幾個會理智地看待。
這件事的發酵,激怒了翁析勻和桐一月,但是夏綺雲很狡猾,她的爆料,有真有假,但關鍵在於她的言詞很模糊,沒有明顯的汙蔑成份,表麵上看隻是在講述她的經曆,可是不明真相的人看見了報道就是會認為桐一月是第三者,認為夏綺雲才應該是翁析勻的正牌女人。
她隻爆料對自己有利的,卻不會在報道中寫翁析勻為什麼不跟她結婚,因為他說過對她不是愛。
如此一來,就算是想發律師心告她,都還是有些棘手的。
發律師信,對翁析勻來說,是下策,他為了保護桐一月,打算直接去找夏綺雲,如果這個女人還不公開道歉,公開澄清,他不介意用點手段來對付一個女人。
觸碰到他的底線,他就不會再遵守“不對女人出手”的原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