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詭鄉路(1 / 2)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鬼,或者鬼這個概念和人們想象的並不一樣。就像腦電波雖然看不見摸不著更沒個卵用,可是它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暫且可以把科學解釋不了的問題歸類為靈異,如果非要科學邏輯的強行合理化解釋,那可以用量子糾纏和微觀世界的因果與電磁等等複雜的連造物主都搞不懂的東西來給出一百萬字的論述。

不過,這跟馬曉歌沒有任何的關係。

KD縣去小黃溝的小客上,一陣顛簸將馬曉歌從睡眠中弄醒,她看著因汽車駛過而飛揚的塵土不禁皺了皺眉,怎麼還沒到呢。因為嚴重的暈車,她已經吐過了兩回,每次她要小客司機停下來去路邊吐完再上車旁人都要側目一下。

這車裏坐的人感覺上就和她格格不入,雖然她隻是一個三線小城市裏的城市客,但對比一下這種偏遠地區,就感覺自己一下子來到了電影中的八十年代的錯覺,小客裏有人擔著擔子,有人帶著雞鴨那種。而且道路也是較為平坦的土路,柏油馬路從坐上這小客開始就消失在馬曉歌的視野中了。

馬曉歌之所以要舟車勞頓的回鄉,就是因為要去見大爺爺。大爺爺是爺爺同父異母的哥哥,因為是長子所以繼承走了家中的房屋和田產,娶媳婦時,後娘說著家底都被掏空了,臉色也不是很好,爺爺心裏一堵得慌,就跟著人出去討生活。

那時候爺爺才十三四歲,沒法營生就參加了擔架隊,幫著抬傷員,後來加入了革命,因為年紀很小長的也周正,所以在首長身邊做了一個小警衛員。

可以說,如果不是大爺爺繼承了家業,後娘又不待見爺爺,那麼也許爺爺還是那個在山裏種地的娃,根本不會出去闖蕩。雖然農村都講究長子頂門立戶,但是繼承法卻讓爺爺也有資格分得太爺爺的家產,本來爺爺出來後相安無事,也不打算回老家要房子要地。

可是最近因為縣裏扶持貧困要挖魚塘,馬家有塊祖宅,地下有水而且地勢低窪,最適合不過了。村裏便要給補償,因為地也不值錢,所以補償款不是很多,但這一涉及補償就不得了,發現如果爺爺不簽字誰也動不了,可是爺爺偏偏去世了,就隻能由其繼承人來簽訂放棄繼承協議了,而馬曉歌就是為此而來。

終於小客停在了村口,既然叫小黃溝村自然是位於崇山峻嶺中的,這地方前寬後窄,越走越窄,寬的兩山之間千丈有餘,這裏也聚集著小黃溝村的絕大部分村民,而那窄的地方基本上出門就上山了,人家也是越往裏頭越少。

馬曉歌一眼望過去,隻有綿延綠色根本看不到邊,這要是用腳走過去那得走到天黑去。好在村口有摩托車,到後溝去要三十塊錢。

坐上摩托車竟走了有一個多小時,這還是路上沒人車速很快的情況下,五月末的山中還有一絲涼意,不過最近雨少這摩托車一開起來弄得灰塵刨土的,馬曉歌感覺自己的嘴巴鼻子乃至耳朵眼兒裏都是灰。

下車後她仔細尋找了一下,門前一棵大楊樹的人家,也不用她尋找,這附近就隻有這一家。她在門口站定,這家倒是奇怪了,門口一棵樹當不當正不正的堵在門中間,這門估計隻能朝裏開。她歎了口氣敲了敲門,看這情形,她是不可能一簽完字就回城的,少不得要住上一晚。

過了沒一會兒裏麵就有了動靜,一個高大與爺爺長得有幾分相似的老頭給她開了門,這張臉就讓馬曉歌生出了幾分親切。“大爺爺好。”“曉歌呀,跟小時候一模一樣沒怎麼變。來吧,跟大爺爺進來。”一陣寒暄後,老爺子就領著她往裏去。

眼前是一座三間的瓦房,東西中各是一間,都是一進門左右各一間屋子,往前是堂屋,後堂裏擱著水缸等雜物,灶就在門口的門邊,屋子後頭是茅房與菜地,這是典型的北方民居。

這老爺子腳步穩健絲毫不晃蕩,根本不像八十的人。聽說他雖娶妻但無兒無女,而且性格古怪和別人完全合不來,因此獨居。他把馬曉歌安排好了之後就對她說:“你先睡會兒,這一路上也不容易,一會兒吃飯了我叫你。”

馬曉歌拘謹的答應了,這一路暈車在加上旅途疲勞,她也確實困了,這就躺在炕上睡著了。

這一覺天可就近了暮色,窗外殘陽緋紅,映照在這寧靜悠閑的小山村裏,遠處農家炊煙嫋嫋。自家灶頭的飯菜香氣把馬曉歌喚醒了,都不用叫。飯菜很簡單而且全是素的。老爺子把小炕桌支上,盤腿而坐一邊吃一邊喝小酒,開始絮絮叨叨的談起馬曉歌太爺爺和她爺爺那點兒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