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宣六年,柳池一帶繁華盛世,家家戶戶可謂衣食無憂,街上的乞丐一年下來也見不著幾個,即便有,也常是嘴裏嚼著路人賞的肉包的。
多了些經濟上的快活,便少了些世俗紛爭。因此這柳池,可謂山好,水好,民風也正,一家見一家行善,便也會跟著行善,日子久了,就形成了如今整個柳池互相幫助的局麵。
柳池名聲大的有兩戶人家。這其中一戶,是當地清池對麵的蘇家,家居清池對麵,對當地人來說,是絕佳的風水寶地,再者蘇誌桐蘇老爺為人忠誠善良,有閑錢絕不擺放招搖,總是大手筆捐給池外的那些寺廟,借寺廟住持之手施善粥,不顯擺不造作,蘇家的聲名因此遠播。而另一戶則是書香門第宋書燁家,池內人人皆稱宋書燁為宋夫子,宋先生。傳說這位宋夫子,早年還給年幼的太子做過教識先生,太子繼位後,感念其恩德,特許宋夫子回鄉養老,並照其心願為其修築了一私塾。此後,宋夫子低學費收納各門各戶喜愛讀書的孩子,讓柳池內的孩子皆有書可讀,長大考取了功名的孩子們,都受恩師教導,為鄉造福,此皆因有個宋書燁,柳池的繁榮也間接與他有關係,因此,柳池人皆對宋夫子飽含敬意。
今年八月十四,是宋夫子之女宋婉衿的7歲生辰,宋婉衿打小便喜歡熱鬧,為了滿足愛女的心願,宋夫子早先便在課上給學子們一人發了一張生辰貼,邀請這些學生們都來參加宋婉衿的生辰。宋婉衿得知此事,高興地在院子裏開心了一天。
八月十四到的時候,宋婉衿一早便被母親喚醒,沐浴更衣梳小辮,宋夫人還給她抹了些口脂,整張臉更越發嬌嫩欲滴。上完妝後,宋夫人便牽著宋婉衿的手走至大門口與她的父親一起迎接即將來的學生。
有的學生是大戶家庭出生,父母不放心他們獨自前來,便差管家跟著前來,宋夫子也沒有將管家們拒之門外,而是將管家們邀請進家吃些佳肴,喝著美酒,並沒有薄待他們。正招呼著這些小賓客時,宋夫子才發現方才站在門口等客的宋婉衿又不見了。
“翠喜,快去尋小姐,許是又去玩彈弓了,唉,一個小姑娘家家的,總是不讓為父省心,這以後長大了,當如何是好啊!!”宋夫子捋了捋胡子,自己的女兒自小不學女工,不學琴棋書畫,可就是偏愛男孩子的玩意兒,如此的調皮,不知是悲是福啊。
宋宅的假山叢後,一個紮著小辮兒的女娃兒趴在泥土上用小鏟子奮力地挖坑,挖的很投入,渾不知自己臉上已經沾上了好多汙泥,當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娃娃跳出來,嚇她一愣,她才停了手。
“你是哪裏的姑娘,你神色如此慌張,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嗎?”男娃娃背著手,就像是審問她一般,讓她緊張地一下子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你是小啞巴?你到底藏了什麼東西,快交出來,興許我還能放過你,否則待我發現了,便要帶你去夫子麵前讓你好看。”男娃娃眉頭皺起,宋婉衿奇奇怪怪的行為更讓眼前的男娃娃心裏發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