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2012年5月,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簽署協議,正式確定“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為2013年跨國申報世界遺產項目。借此東風,三秦出版社擬出版一套“絲綢之路中國段文化遺產研究”叢書,為之鼓唱。
我長期在洛陽從事田野考古和博物館工作,退休以後受聘於洛陽師範學院。由於出書的關係,和三秦出版社的朋友互動較多。出版社請我聯絡洛陽方麵承擔兩本書的撰寫:《漢魏時代絲綢之路起點一漢魏洛陽城》和《隋唐時代絲綢之路起點一隋唐洛陽城》。我即分別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I作站站長兼漢魏故城I作隊隊長錢國祥先生和洛陽市文物事業管理局洛陽大遺址保護辦公室主任王閣女士具體彙報,並請他們承擔。事情甚好,隻因田野考古和日常工作十分繁忙,難以操觚而表示支持。
經出版社協調,這兩本書分別由我和洛陽師範學院教授毛陽光博士擔綱完成。於是我和洛陽市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書記孫紅飛先生合作,利用一年多時間,拿出初稿。其間孫書記工作調動,為洛陽山陝會館文物保管所所長,致力於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籌備與開放,但仍利用業餘時間撰寫有關章節。
寫作過程中,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故城隊段鵬琦、錢國祥等先生的指導幫助,書中的不少內容來自他們的考古報告和學術論文。在利用有關資料方麵還得到了洛陽市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領導和同誌的大力支持。
寫作之初,叢書總主編劉慶柱先生、杜文玉先生和三秦出版社第一編輯部主任賈雲先生也為之精心策劃體例結構,認真推敲謀篇布局。可是限於學識,書稿中的不足和錯誤依然存在。雖然付梓,還望讀者多做批評,以不斷提高學術素養。
趙振華孫紅飛
201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