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茲同意,大部分人將繪畫看作一項神奇的才能,隻有少數人才能擁有,而且永遠也隻有這少數人能擁有。但這是因為人們不理解繪畫能力的構成部分——那些可以學習的部分。事實上,她告訴我們,這根本不是繪畫的技能,而是觀察的技能。是人們對邊、空間、物體之間的關係、光影以及整體的觀察能力。繪畫要求我們去學習其各個構成部分的技能,然後將它們組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工藝流程。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地獲取這些技能,而有些人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將這些技能聯係在一起。但我們可以從“學習後”的自畫像看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可以通過少量或零培訓做到某些事,並不代表其他人在培訓後做不到這件事(有時會做得更好)。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太多太多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一個人早期的表現可以告訴你有關他們才能和未來的一切。
傑克遜·波洛克
如果人們因為天賦的原因而讓傑克遜·波洛克打消了成為畫家的念頭,那就太可惜了。專家們認為波洛克在藝術方麵與生俱來的天賦並不多,你在看他早期作品的時候就可以發現這一點。但專家們同樣認為波洛克是20世紀最優秀的美國畫家之一,並為現代藝術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他是怎麼從 A 點走到 B 點的?
泰拉·薩普(Twyla Tharp),世界著名的編舞大師和舞蹈家,寫過一本《創造性的習慣》(The Creative Habit)。從書名你就可以猜到,她認為創造性並不是一個出自靈感的神奇行為,而是努力工作和傾情奉獻帶來的結果,即使對莫紮特來說也是一樣。還記得電影《莫紮特傳》(Amadeus)嗎?電影裏描述的莫紮特快速地寫出一部又一部佳作,而薩裏埃利,他的對手,則嫉妒得發狂。薩普在看過這部電影後卻表示這太荒謬了,“‘天生的’天才是不存在的”。
奉獻也是傑克遜·波洛克從 A 點走到 B 點的原因。波洛克狂熱地想要成為一名藝術家。他時時刻刻都想著藝術,時刻都在創作。正因為他的狂熱,其他人無法不去認真對待他、指導他,直到他精通了全部技巧,並開始創作驚人的原創作品。他的滴畫每一幅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在創作過程中無意識地作畫,表達出了極為豐富的情感。幾年前,我有幸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看了一場他的畫展。我被他作品中的力量和美深深地感動了。
任何人想做什麼都能做嗎?我並不確定。但我認為現在我們可以同意的是,人們能做的事比你曾經以為的要多得多。
愛德華茲同意,大部分人將繪畫看作一項神奇的才能,隻有少數人才能擁有,而且永遠也隻有這少數人能擁有。但這是因為人們不理解繪畫能力的構成部分——那些可以學習的部分。事實上,她告訴我們,這根本不是繪畫的技能,而是觀察的技能。是人們對邊、空間、物體之間的關係、光影以及整體的觀察能力。繪畫要求我們去學習其各個構成部分的技能,然後將它們組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工藝流程。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地獲取這些技能,而有些人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將這些技能聯係在一起。但我們可以從“學習後”的自畫像看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