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3歲時,對疾病的防治依然不能掉以輕心,爸媽要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免疾病危害寶寶的健康。
寶寶2-3歲時,容易出現一些常見的疾病,一旦出現,爸媽盡量不要慌張,可根據下麵的介紹及時防護和處理,嚴重的就要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能眈誤寶寶的病情。
(一)寶寶的健康檢查及疫苗接種
通過對寶寶的健康進行檢查,就可以使你盡早發現他的一些異常情況,並且進行及時的治療。同時,不僅要觀察他的身體健康,其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
視力:寶寶3歲時,視力達到0.5,已達到與成人近似的精確程度。此時寶寶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我國大約3%的寶寶發生弱視,父母一般難以發現。如能在3歲時發現,4歲以前治療效果最好。
牙齒:檢查是否有齲病、牙齦是否有炎症。
動作發育:能隨意控製身體的平衡,如蹦跳、踢皮球等動作,能用筷子、勺子吃東西,會折紙、捏彩泥。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之後,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麵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寶寶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係友好和諧,個人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嬰幼兒期的心理是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寶寶性格特征的優劣,直接影響他今後的健康成長和對待未來的態度。
疫苗接種
2-4歲時,寶寶脊髓灰質炎疫苗加強免疫1次。
(二)寶寶的異常情況
隻吃不長
寶寶斷奶以後,有的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胃口不錯,卻不長肉,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寶寶2周歲之前的這一時期是生長最快的時期,而生長就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一般來說,一個出生時3千克的新生兒到了1歲,體重要增加到9-10千克,到2歲時還要再增加2.5千克。身長也會從出生時的50厘米增高到1歲時的75厘米,2歲時的87-89厘米。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寶寶對營養素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同時,因為寶寶胃腸道消化酶分泌不足,胃腸道蠕動速度偏快,對固體和半固體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也相對差一些,這樣也會影響到寶寶對營養的吸收。
寶寶斷奶後,可以獨立行走,活動量也日益增加。這時如果爸媽沒有及時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便會“入不敷出”,嚴重者會造成營養不良,使寶寶隻吃不長肉,或者造成寶寶麵黃肌瘦、渾身無力,同時也易使寶寶生病。
所以,媽媽在寶寶斷奶後,特別是2-3歲時,在膳食上應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不要讓寶寶跟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可以考慮給寶寶額外開個小灶。同時也要注意,雖然母乳&經斷了,但是可以給寶寶訂一些牛奶,或者繼續給寶寶喝配方奶粉。年輕的媽媽一定要知道,嬰幼兒期由於寶寶生長發育迅速,這個時期必須保證充足的營養素供應。如果在這個階段寶寶的營養跟不上或出了問題,以後再彌補就困難了。
吃飯惡心、嘔吐
寶寶惡心和嘔吐是一種常見病,在護理寶寶的時候,媽媽一般都會碰到這種狀況。引起寶寶惡心、嘔吐的常見原因有:
喂養或進食不當:寶寶一次進食量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消化功能異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症等疾病時,在高燒、惡心、食欲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由於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此時多會伴有惡心、腹痛及腹瀉等其他消化係統症狀。
精神因素:有些寶寶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嘔吐,再發性嘔吐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
中毒:包括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農藥中毒等,幾乎都有嘔吐症狀,但不同的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可供鑒別。
其他:內耳的前庭功能失調或梅尼埃病(內耳膜迷路積水)嘔吐比較劇烈,但多伴有眩暈、視物旋轉;寶寶先天性消化道畤形,如胃扭轉、肥大性幽門狹窄等。此外,腸蛔蟲症病兒發生腸梗阻或膽道蛔蟲時嘔吐也比較嚴重。
如果寶寶出現了惡心嘔吐的症狀,爸媽在護理寶寶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要讓寶寶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嘔吐後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
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
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後應先用流質、半流質(如大米粥或麵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係,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盡量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寶寶的嘔吐常見於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寶寶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
如果反複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生介紹。如發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並帶給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
鉛中毒
研究表明,寶寶發生鉛中毒的概率是成人的30多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主要是由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決定的。
寶寶有較多的手口動作,鉛從口入。
寶寶對食物和氧的需求量大,鉛攝入多。
寶寶組織稚嫩,鉛毒極易透過肺和胃腸吸收入血。
80%以上的鉛流動在離地麵1米以下,這正好是寶寶的生活圏。
寶寶經腎髒僅能排除2/3的鉛。
寶寶對鉛毒的損害作用十分敏感。由於寶寶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通透性大,血鉛很容易透過腦屏障對大腦產生毒害。有研究表明,寶寶在相同條件下通過血腦屏障的鉛量是成人的18倍。血腦屏障鉛中毒的功能障礙嚴重後果之一是血管內的水分滲透人的大腦間質,引起腦水腫,造成智能低下。如不及時清除鉛毒,隨著血腦屏障的發育完善,留在腦中的鉛便很難排除,造成鉛中毒。
鉛中毒的症狀
鉛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吸入寶寶身體後,對機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和多係統的。根據臨床表現的存在與否,寶寶鉛中毒分為症狀性鉛中毒和無症狀性鉛中毒(或亞臨床型鉛中毒)兩種。
神經係統:易激惹、多動、注意力短暫、攻擊性行為、反應遲鈍、嗜睡、運動失調。嚴重者有狂躁,譫妄(神誌錯亂、迷惑、語無倫次、不安寧、激動等特征並時常帶有妄想或幻覺的暫時性神經失常),視覺障礙,腦神經癱瘓等。血鉛水平在1000μg/l(4.826μmol/l)左右時,可出現頭疼、嘔吐、驚厥、昏迷等鋁性腦病的表現,甚至死亡。
消化係統:腹痛、便秘、腹瀉、惡心、嘔吐等。
血液係統: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等。
血管係統:高血壓和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