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落幕之日,從醞釀到成書已近兩年的《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終於定稿。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是一部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著作。它以新世紀以來第一次(新中國第八次),同時也是過去一百年來第二次最重要的課程改革實踐探索為主線,重點圍繞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展開,並涉及與課程改革相關的體製改革和教學改革等方麵的內容。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是一部關於區域課程改革的著作。它重點報告了2003年以來備受關注的海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情況,以及海南省抓住課改機遇促進區域教育改革、發展、提升的基本經驗,也適當反映了同為第一批國家級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區的廣東、山東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兄弟省區有價值的經驗。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是一部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著作。基於理論探索和經驗結晶的課程改革頂層設計是在國家層麵完成的,但在區域推進和學校實施中,仍然麵臨著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需要破解的難題。本專著正是在這樣一個層麵,即在課程改革推進和實施的行動研究層麵,對涉及諸多問題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進行總結提煉,並把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有機結合。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是一部凝結大量理論與實踐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著作。它比較係統地報告了過去10年特別是過去7年多來,我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管理團隊、專家團隊、實驗基地和樣本學校的探索成果,旁涉省外專家的思考和實驗的經驗,凝結了大量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其中僅收錄省內外有廣泛影響的課改案例就達20多個。就著者而言,本著作是以過去37年從教、從研生涯,以及經曆的三大具有全國影響的教改實踐(啟發式教學實驗、洋浦教育體製改革、課程改革)和研究專集《教改人生》(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為基礎提煉而成的。《教改人生》於2008年11月剛一問世,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楊四耕老師就建議著者以區域課程改革的製度建設和基本經驗為主線濃縮迄今研究成果,形成一本專著。著者當時也有此意,但真正著手此事,著者仍感工程浩大。幸有伍海雲和範湧峰兩位老師大力協助,終成所願。這兩位老師通過此事,也對這場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區域實踐和探索有了一個更加全麵深入的了解。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根據著者的感悟和體會,試圖提煉與區域課改相關的10項核心經驗。著者從課改興教、特色發展、團隊建設、學生成長、資源研發、啟發誘導、技術支持、專業服務、評價改革和體製支撐等方麵,全麵係統地論述了區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10項核心經驗,對於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部門、中小學校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相信都極具參考和借鑒價值。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觸及區域課改中的10個基本關係。經驗1至經驗4,主要論及區域、學校和師生在推進和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能動作用,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區域發展、學校發展和師生發展的影響;經驗5至經驗10主要論及教學思想、資源、技術、教研、評價和體製等因素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支撐作用,以及教學思想、資源、技術、教研、評價和體製等因素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妥善處理好這10個方麵的基本關係,不僅對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實施和深化至關重要,而且對於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全麵提升、豐富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不謀求提供結論,更希望引發思考。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中,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部分破解了推進和實施中的困難與問題,但留待我們研究和解決的困難與問題更多。因此,《區域課改10項核心經驗》不謀求提供結論,更希望引發思考。比如,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申報論證、實驗準備和啟動的初期,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都滿懷激情,極力主張率先進入新課程實驗,實驗工作也能夠做到紮紮實實,但在已經探索出一些實驗基本經驗並在平穩實施了首次新課程以來的高考之後,部分人的熱情反而逐漸衰減,在自身經驗不斷向外輻射的時候,有的人對自己創造的經驗的興趣反而逐漸淡化;依法實施新課程本來是學校和教師應盡的義務,但有的學校和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卻各行其是。諸如此類的問題,引發我們反思,當前教育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症結何在,如何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逐步破解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