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步:獻給兩個孩子的母親(1 / 3)

雖然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很少,但這份辛苦和幸福卻不單單是加倍那麼簡單。相對於獨生子女的家庭,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更接近於真實的社會,更能全麵地培養孩子的能力和性格。

老大也不能自己睡了

丁點出生之後,我的臥室就成了嬰兒房。丁點一天到晚睡著,我也渾身疲憊,需要好好地休息。所以,除了給丁點喂奶,我幾乎全都躺著,連吃飯也不想出去,就在床上吃。開心還是每天去地壇玩,隻是由保姆帶著去了。開心很不適應沒有我的陪伴,經常在出門之前到我這裏來央求:“媽媽,跟我們一起去吧!”剛開始我還能好好地安慰她,可是我很困倦的時候就巴不得他們趕緊走,就會閉著眼睛轟他:“去吧,別吵,弟弟睡著呢!”開心一聽這話,就會悄悄地低頭走去,一臉悲傷,好像受了什麼委屈。

按照傳統,我應該“坐月子”,臥床休息一個月,我盡量安下心來,不去管屋子外麵的事情,好好休息。丁點在這一個月裏,猛吃猛睡,像充氣一樣長胖起來,可是開心卻蔫蔫地瘦下去。

那時候我的心思幾乎都在丁點身上,他的茁壯成長給了我無比的快樂和滿足,而對於開心,我以為每日裏有吃有喝,有人陪著他玩,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所以我放心地呆在自己的小屋,有時候一天也見不著開心,跟他說不上一句話。可開心還是那麼敏感,對於我的忽視他做出了身體上的反應,開始胃口不好,精神也倦怠,在那樣炎熱的夏天,他的臉色開始發黃。

對於開心來說,麵臨的變化似乎不是多了個夥伴,而是少了個媽媽。

我沒有及時體會到這一點,產後的虛弱和事業上的停頓困住了我的身心,我也想趁著這個正大光明的機會徹底休息。有了這樣的想法自然就精神麻痹,對開心的神情變化也視若無睹起來,我想他會自然地適應起來,就像全家其他的人一樣。

可是我沒想到盡管之前開心已經有一個歡迎的心態,真正適應起來和弟弟分享家中的一切,尤其是母親的愛,卻經曆了幾年的時間。

我還在月子裏,開心就已經快不能承受失去我陪伴的痛苦。但是他也從全家人的態度上看明白,我和小弟弟是不能分開的,是需要重點保護的。可憐的孩子就控製住自己,從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不滿和需求,隻是想通過延續以往的生活習慣來得到一點滿足。

比如,吃過晚飯之後,其他人都守在客廳看電視,他就會拿本故事書悄悄地鑽進我的屋子,像以前一樣擠在我身邊坐好,把書遞到我麵前,期待地說:“媽媽,講故事吧!”

如果我能堅持延續著這個習慣,給孩子一點滿足,多好!可是我沒能做到。雖然偶爾我也能高興地給他讀幾個故事,但大多數的日子裏,我忙著給丁點喂奶、換尿布或寫些沒用的工作計劃,顧不上理會開心。我會說:“看電視去吧,我忙著呢!”

開心往往不肯走,會說:“你以前每天都給我講故事。”

這種話顯然是在譴責我,我就更不耐煩:“你就不會讓爸爸給你講嗎?”

開心不再反駁,卻會眼淚汪汪地退縮在沙發上,哀求說:“你忙吧,我在這兒等著。”

當時我不理解開心的執拗其實另有所圖,就感到他有些死腦筋,就任他呆在那兒,希望他能總結教訓,自己改變做法。

晚上正是丁點一天裏最活躍的時候,我經常忙活他一個都顧不過來。等一切就緒,丁點重新睡著之後,開心也早窩在沙發上睡著了。我看著開心疲憊不堪的樣子,又心疼又生氣,很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樣高高興興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可他就是不肯回去,當保姆來抱他回屋睡覺的時候,他掙紮著下來,迷迷糊糊地問:“弟弟睡著了,媽媽能給我講故事了吧?”這麼晚了,難道我就不需要休息嗎?無奈開心軟硬不吃,死守著自己的信念,最後往往就是哭著被抱走,或者我讓大家都去睡,幹脆任由他繼續睡在沙發上。

這種狀況持續到秋天,天涼了,開心還是執拗地每天晚上守在我的床前,哼哼唧唧地不肯離去,到底還是我讓步了,我挪開地方,讓他也鑽進被子裏來。開心小心翼翼地靠近我,等我伸手攬過他的頭靠在我胳膊上的時候,他才確認我沒有生氣,摟著我的胳膊嚶嚶地哭起來,哭著睡著了。

看,有了老二,老大也不能自己睡了,我卻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最好早知道

麵對弟弟妹妹,孩子經曆心理危機

孩子排斥弟弟妹妹,從根本上來講,他是在意母親的改變。新生的老二,不可避免地更多占領母親的身心,使母親有意無意間減少對老大的愛和關注。如果母親能提前意識到這一點,並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平衡自己的關注,讓老大能維持不怎麼改變的生活狀態,孩子就能夠順利地適應這個家庭的新狀況。反之,母親全身心地撲在新生的老二身上,把老大推給另外的人照料,孩子當然會覺得突然“被母親拋棄”,原先在母親的支持和關注下建立起來的精神世界,麵臨失去基礎的危機,對環境(主要是母親)的信賴和由此建立的安全感開始動搖。這時候孩子就會出現心理發展的遲滯甚至倒退,需要重新鞏固被動搖的那部分心理基礎。就像開心已經到5歲,又突然退回到一兩歲時候的“粘人”的狀態,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自動修正功能,母親也要配合孩子的狀態,重新用自己的愛和支持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心理危機。

可是,遺憾的是,連我也沒有料到孩子的反應會這麼強烈、這麼持久,我沒能及時地體會開心的感覺,沒能主動幫助他度過這個心理危機,從而導致了對他更深的傷害,使他的這個適應過程拖長到好幾年,這是我的失職。

我就是不哭

雖然我意識到開心的不滿,但是如何解決一直沒有好主意。丁點那麼小,我多照顧他不是應該的嗎?怎麼才能讓開心接受這個理所應當的事實呢?

我羨慕孫燕的兩個女兒和平共處,親密無間,可我就是遲遲解決不了兩個兒子相爭的問題。向有經驗的人討教,他們給了一個可信的解釋:就是生老二的時候老大的年齡有點大了,如果在3歲之前,老大還不懂得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就有了老二,情況會好得多。

這個理解絲毫無助於改善現狀,雖然我盡量想著去照顧開心,不讓他感覺到我多麼在乎弟弟,可事實上我依然經常被開心惹火。我的心永遠不能偽裝,就算為了正義和公平。不單單是我,他們的爸爸也不比我好多少。我看不清自己的錯誤,卻對別人的有失公允非常敏感,不能容忍。

到了2005年的夏天,2歲的丁點已經有了些見解,而且知道借助大人對他的保護來對抗哥哥的“壓迫”,而開心,也充分體會了有小弟弟之後的新生活,他雖然知道全家的保護中心不再是他,可他依然充滿憧憬地渴望得到與弟弟一樣的待遇,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

那天晚上,我臨時有事,老公來照看他們。我回來的時候,他們正準備洗澡。因為時間已經很晚,老公就打算先給丁點洗,好讓他先睡。可是開心還是像以前一樣,一見放下洗澡盆就趕緊脫光了衣服,擠著站進去了。此時丁點正好抹了一頭洗發水,開心一站進來濺起的水花噴了他一頭一臉,洗發水流進了眼睛,丁點疼得大哭起來。也許老公之前已經告訴開心晚點再洗,可開心沒聽,反正我看見他們的爸爸生氣了,讓開心站出來。開心頓時變了臉色,蒼白又倔強地站著不動。老公被他無聲的反抗激怒,一把就推過去,可憐的孩子站立不穩,連忙抬起一條腿站到洗澡盆外麵去,雙手扶住牆才沒有倒下。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到底是我的孩子,自己怎麼收拾都沒什麼,就是見不得別人動他們一指頭。(雖然他們的爸爸對他們來講算不得“別人”,可在我眼裏就是)我衝過去扶住開心,正打算回頭替他說話,就看見血從他的腿上流下來。原來剛才他忙著穩住的時候,腿碰到了牆邊水管上一塊凸起的鐵鏽。血混著他身上的水一直淌到腳下,流進下水口。我心疼極了,抱住開心憤怒地看著他們的爸爸。開心卻渾然不覺得疼似的,推開我還要進去洗澡。此時丁點已經洗完出去了,開心繃著嘴唇還要衝水,腿上的血不停地流著,在盆裏溶出一團紅。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覺得痛,還是非要爭這口氣,就扯著他的手拉他出來,說:“別洗了,傷口會發炎的!”開心聽見了,卻還站著不動,非讓水從頭頂衝下來。他已經麵無表情,滿臉是水,看不出是不是哭了。以我的經驗,他這樣的表現說明他很痛苦。

我想辦法安慰他,抱他出來,給他擦頭,一邊勸他:“好孩子,受傷了就先別洗了,明天媽媽好好給你洗澡。”他卻沒有像以前一樣聽到我的安慰就忍不住趴在我身上哭,而是沮喪地低下頭,看也不看我,自己嘟噥:“我不能洗澡了!唉!”

他的反應變成這樣,讓我更體會到他的無助和悲哀,我還想通過安慰讓他能把悲憤情緒釋放出來,就更加溫和地照顧他,陪著他到躺好。開心一直木木地,心好像躲出去了。我看著他這樣子,開始感到棘手和害怕,就不停地開導他,希望他能哭出來,發泄出來。可開心神色淡然地麵對著我,說:“我就是不哭,看你們能把我怎麼樣!”

我們倒沒有把他怎麼樣,他自己這種壓抑的情緒倒把他的快樂和健康慢慢地趕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