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先生說:“我們寫作的理由,歸根結底隻有一個,那就是讓個人靈魂的尊嚴浮現出來,將光線投在上麵,敲響警鍾,以免我們的靈魂被體製糾纏和貶值。”

收集在這本小冊子的文字,主要是退休以後寫成的。除了部分發表在報刊、書籍中,更多是發在“老教四的博客”裏的雜感。因為是退休後寫的,因而不再擔憂“體製糾纏”;因為是發在博客上的,因而是即興的,隨性的。裏邊有對生活的回味,對苦難的追悼,對故友的思念,對閱讀的感悟,對時弊的針砭,對休閑的品嚐,對內心掙紮的平撫,對心靈深處那幾個人影的愛憐,還有對兒童、對教育情不自禁的關愛,還有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寫下來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真誠的,不會貶值。也許,就是村上春樹說的,寫這些東西,隻是為了讓陽光照到個人靈魂中浮現出來的尊嚴,以此來敲響警示自己的警鍾吧。

我感到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是“老教四的博客”。“老教四的博客”是我們大學的老同學主辦的一個集體博客。1962年,我們考進了華東師範大學教育係的教育專業和心理專業。當時,華東師大實行五年學製,我們應該是屬1967屆畢業生。由於十年動亂,我們於1966年隻讀到大學四年級,就“停課鬧革命”了。鬧到1968年,我們才畢業分配。一直到那時,我們都被稱為“教四年級”。1997年9月,同學們回母校時,已是皓首之會了。為了有一個能及時交流的平台,我們在126網上開了一個博客,取名為“老教四的博客”。“老教四”成了聯接我們精神的紐帶,成了我們敞開胸懷的園林,成了我們談天說地的茶座,成了我們撣散辛勞的天井。有網友戲稱我們是一支“博客部隊”。身為這個博客管理小組的成員之一,對於“老教四”,我是把它當作一件工作來做的。自2007年9月以來,積累了一些文字。

寫作是靈魂的淨化和升華。作為一名心理學教授,我深知,我們今天的任何文字,一定是對自己人生經曆的審視和重構。回憶過去,一定鍍上一層今天的色彩;看待今天,也一定會蘊涵著昔日的風雨。“與時代同步,與人生同構”,這是“老教四的博客”無可替代的風格和不可否定的價值。這也是我自己在寫作時努力追求的境界和著力保持的稟性。

木心先生說:“一個人,隨便走幾步,性格畢露。”對於文章,也是這樣。一個人,隨便塗幾筆,性格畢露。寫出來的文章,猶如綻開的花。花樣各異,一花一世界。但究其本質,每一朵花都具有莊嚴相。即便是花開花落,其精神是應該留存的。

“春來春去,人在落花流水處。”

我且拾起這一池落花,敬獻給我的父母,我的師長,我的學生,我的所有相識和尚未相識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