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似乎也有些道理。那麼以你的意思來看,是不是大明朝將會出現內亂,而大清朝還有希望。”
“不是不是。”伍次友連忙說道:“大明朝不會有什麼內亂,大清朝也絕對不可能有什麼希望。就算是有內亂那也是清朝倒台以後的事情,和咱們沒什麼好相幹的。錢孫愛做定了皇帝了。”
“如此說來,你剛才說的大明朝聖主就是錢孫愛,你覺得他很神聖嘛,我怎麼聽說他隻不過就是個紈絝子弟呢。”
“非也非也。”伍次友又說道:“錢孫愛的大名我早就聽說過,此人雖然放蕩不羈,但行俠仗義,足智多謀,心思縝密,再加上有豐厚的家世支撐,要取代明朝那是輕而易舉,王爺千萬不可以小覷了他。”
尚可喜恍然大悟的拍著頭頂說:“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順天應人和錢孫愛搞好關係,弄好了又是一個從龍之臣?”
伍次友道:“沒錯。王爺素來有功於明清,錢孫愛心裏一定有數。他不願意和漢人作戰,必定會千方百計的拉攏王爺。然而王爺若是坐著等待他的拉攏,那麼功名一定會在耿仲明之後,咱們這裏的將士日後也必然無法取得高位,這是我不願意看到的。”
“耿仲明算什麼東西,隻不過因為他的兒子先一步投降了錢孫愛所以神氣起來了,我最看不上的就是他這樣的人了。次友,我知道你雖然年輕,但是飽讀詩書,韜略不少,你就出主意吧。”
伍次友靦腆的說:“這裏這麼多的前輩,一定也是一肚子的主意,哪裏輪得到我來說。”尚可喜冷笑道:“你就說吧,我看著裏麵也就是你最又能了,其他的人,哼,沒用。”
大家頓時臉上露出不自然的神色。為了打破尷尬,伍次友勉為其難的說道:“我願意充當使者,前往麵見錢孫愛,不知道王爺意下如何?”
“倒是很好,可是你見了錢孫愛說些什麼呢?咱們就算是回歸,總要提出一些條件的。”尚可喜說道。
伍次友道:“我就說,尚王以天下萬民為己任,不願意大動幹戈,但若要我等回歸,錢孫愛必須答應善待百姓,其二善待所有的將領兵士,第三給予尚王王爵,第四,天下大定之後,若有不想從軍的兵士,發給土地令其務農,第五請命征討遼東。”
“好好好,這前麵四條都是神來之筆,可見次友大才。可是這第五條本王就非常的不明白了。遼東是滿人的老家,接了這個差事,那可是沒什麼便宜占,鬧不好會吃大虧呀。”
“此時的遼東,不過就是沒牙的老虎,早已經被明軍打的聞風喪膽,錢糧匱乏。如果王爺能夠請得此命,就等於掌握了大量的兵權,可以獲得不少的名望,大明朝永遠都會紀念你的恩德。”
尚可喜拍手道:“我知道你說的這番話是非常的有道理的,但是我還在擔心,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滿人雖然氣餒,不至於全軍覆沒,咱們去了吃虧怎麼辦?”
伍次友說道:“若是征討遼東,那就是‘王師’,朝廷少不了給錢糧兵馬,而且絕不會讓王爺獨自前往,我料定錢孫愛必然親征。所以失敗的可能性很小,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失敗了又能如何,大明朝的糧草兵馬源源不斷,早晚都會吃掉苟延殘喘的遼東,王爺您依然是曆史的功臣啊。”
“善!”尚可喜突然站起來,保住伍次友說道:“次友,我以前怎麼沒看出來,原來你是個這麼大的才子。太好了,有了你這番話,本王心裏有數了。這樣,我立即加封你為上將,然後以特使的身份前往錢孫愛的大營和他免談。”
伍次友擺手道:“不要加封,我的身份不宜太高。太高了說明王爺很重視,錢孫愛就會狂妄,我就以普通謀士的身份前往,錢孫愛反而會更加的忌憚王爺,諸位以為如何?”
老學究們看到尚可喜寵幸伍次友,加之伍次友說的話有板有眼,有禮有節,的確才華橫溢。於是全都豎起了拇指,有口皆碑的稱讚。
“次友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次友之才不亞於諸葛啊。”
“次友此去必定建功立業,真是年輕有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