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序一 我是誰,誰是我?(1 / 3)

仰望星空 序一 我是誰,誰是我?

“當我醒來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是誰,我究竟從哪裏來?我感覺到有另外一個我生存在遙遠的星空彼岸。而我,似乎隻是一個複製體,我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我擺脫了一些煩惱,但是卻增加了更多的疑惑。我的存在到底是虛幻的,還是真實的?”

我害怕黑夜,我恐懼入眠。因為,每當我陷入沉睡的時候,總是有一個奇怪的聲音,在不斷地問我這些問題。我不清楚那誰,也不知道說這些話的意思。而後來,我在夜間就會莫名其妙的夢到一些奇怪的片段,比如半個星球,三個月亮,又比如兩層樓高的八肢怪物,還有許多沒有輪子的汽車。

我無法理解,也不知道這些片段從哪裏來,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好在後來的夢境起了變化,呈現在夢境中的,似乎是一段段完整的影像,我無法複製印象,但是我可以用文字把這些片段記錄下來。我給這段夢境注入了很高的期望,譬如——破碎時空。

我是一個小人物,我嚐試以我的視角去分析,去解析這一段段夢境的由來和其所包涵的意義。

“人生什麼最珍貴,最重要?——生命,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活著。”

生命總歸是有限的,死亡,一直是有智慧生物種群最恐懼的一件事。人類,作為高等智慧種群,從古至今,從未放棄對延續生命的探索。人生七十古來稀,過百歲已是生命的極限。當然,有說中國近代中醫藥學者李清雲在世256歲(http://baike.baidu.com/view/1356090.htm),但那也僅僅是傳說,並無真實考據。

延續個體的生命,難難難。

從茹毛飲血到人類部落應該是生命的延續的第一飛躍,從部落到國家的建立,解放出部分生產力後,更是觸動了人類對長生的追逐。首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既是各種思想的劇烈衝突,也是對生命的深入思考。後世逐漸形成了各種神話傳說,其中以《山海經》、《淮南子》等為代表,但總歸是虛無縹緲。

在中國古代長達數千年的曆史長河裏,後來又有了一種思潮更替了神話傳說,那就是佛家的輪回。當然,世界上諸如此類的傳說很多,但基本不離這兩個範疇,要麼長生不死,要麼生命輪回下一世。在現代社會裏,我們稱這些為宗教信仰。以唯物主義觀點看,這是人類無法直麵死亡,而去追求虛無縹緲無限生命,以誇大事實為根基,所創造出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的學說。

作為一個80後出生的現代人,作為一個從小接受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教育的小人物。我們都是無神論者,我們沒有信仰。當然,通過這麼多年的成長,以及改革開放後,接受外來思想衝突之後。我們也意識到從小教育接受的思想局限性,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研究數據來證明唯物論的可靠性,但同時我們也沒有辦法證明,唯心論一定不對。於是,我們的思維就陷入了一個怪圈。

我們既無法通過唯物的手段去追求個體生命的延續,也不能用唯心論強迫自己相信有永恒的生命和輪回。於是,很多人終究會生活在對生命終結的惶恐之中。

懵懵懂懂時候,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不停地探索追求,想要弄明白這個世界。

漸漸長大的時候,各種知識和信息塞滿了我們的腦海,我們痛苦並快樂著。

青春來了,世界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異性。是愛情,那是一個激情奔放,充滿幻想的時期。

當花朵凋謝,結婚成家,有了下一代。生活,更多的是財迷油鹽,以及零碎的,無謂的小吵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奔三轉到奔四的時候,關於生命的思考,將會逐漸迫切起來。看到的世界越廣,了解的知識越多,疑問和思考就越複雜。但是很多思考,往往是沒有結果的。於是,你又不得不從虛幻的空間裏走出來,回歸生活的現實。比如再觀察一下,一個與你密切相關,繼承了你很多特征和優缺點的人。梳理和引導他從懵懂一直走到青春以後。我們把這樣的一種行為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叫——責任。

個體生命必然消散,那麼,生命延續的希望被擴大到了種群範疇,也就成了一種責任。在身體最巔峰的時候,我們繁衍出下一代人。並將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探索,我們的追求,寄托希望到他們的身上。於是,便有了開篇第一句話。

“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活著。”我開始教育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

作為一個在上海掙紮求生的年輕人,作為一個新聞媒體的小記者,我見多各種各樣的悲慘人生,人生隻要走錯一步,所造成的蝴蝶效益,可能就是一生的悲哀。所以啟蒙教育,對孩子的人生很重要。

“拿伲子唔好再白相平板電腦了,儂要好好叫管教伊。”

隔壁那氣急敗壞的聲音源,是跟我共同生活了快滿7年的女人。如果沒有相似的經曆,你可能很難想象,讓一個外地男人和一個上海女人生活在一起,磨合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家庭觀念,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及不同的興趣愛好有多麼困難。所以對於“七年之癢”的說法,十分地感同身受。

“儂隻毒棺材,也是的,一天勿罵儂就唔色意”

我搖了搖頭,盡量把隔壁的聒噪甩出腦海。然後對著既聽不太懂,又有些不耐煩的小不點,繼續澆灌。

“人生的最重要的第二件事是——怎樣才能活著。”

一個生命,從出生的那一天,就進入了死亡的倒計時。在與死亡搶時間的生存過程中,想要活著並不容易。食物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最直觀的,便是動物世界的食物鏈,簡單地概括為弱肉強食。當然,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強勢動物,有時也會因為一些種群類群競爭活著以外,又或者是大自然的惡劣環境而失去生命。最可怕的便是食物鏈的破壞,或許隻有靠土壤、空氣、水存活的簡單生命或者植物生命才能保持種群的延續。對於靠掠奪其它生命而延續的種群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