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騰訊工作十年後的感受(1 / 2)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進入下半場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流量幾乎都被幾個大公司所壟斷,每個用戶的手機使用時間都被微信、今日頭條、王者榮耀、抖音這樣的應用占據著。同時,人口紅利也消失殆盡,現在不可能像早些年一樣,隨便抄襲一下國外的模式,宣稱我是中國的Facebook、我是中國的Twitter、我是中國的Uber,做一個App應用推到市場,就可以輕輕鬆鬆地獲得幾千萬個用戶了。成功的互聯網產品都有完整的商業邏輯,未來更多的產品已經和傳統行業密不可分了,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留給創業者的機會越來越少,能夠成就個人英雄主義的機會越來越少,創業成功更需要一個運作係統。

中國互聯網已經不再是當年“全民偷菜”、全民“搶車位”的時代了,產品經理需要更多地了解行業、了解商業本質;產品經理也不是簡單的軟件功能策劃師,不能停留在某個功能的研發或者針對某一個細節的用戶體驗上做研究創新。產品經理需要創造力,需要一種為用戶提供服務、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能力。所以,請你忘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吧,產品經理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勝任或者可以從任何行業轉行過來的崗位,更不是會幾個常用軟件操作就能應付的工作了,產品經理需要一個工作係統。

我們都知道電腦有操作係統、汽車有傳動係統、國家有醫療係統和教育係統。那麼什麼是係統呢?係統由很多相關聯的點共同發揮作用,形成合力,既有輸入又有輸出,通過運營產生想要得到的結果。產品經理經常掛在嘴邊的高級說法是“好的產品經理要有係統思維”,這種係統思維也可以被理解為平台思維、生態思維。可是,說歸說,真正能夠做出一個好的產品、具備係統思維的產品經理在招聘市場上的數量非常少。

我很感謝騰訊對我的培養,讓我有機會做出優秀的產品,讓我有機會為更多的用戶創造價值。我把這些經驗和思考提煉成文字,把互聯網下半場的產品經理稱為“商業產品經理”,這也是本書主題的由來。

圍繞著商業產品經理的概念,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新定義商業產品經理。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現狀到商業產品經理的定義和意義,詳細地講解產品經理應該如何看清楚自己、如何提升能力、如何突破自我。商業產品經理更需要思維方法的提升,商業產品經理必將帶來一場革命。

第二部分,重點講解商業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講解商業產品經理如何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如何掌握這些能力、如何實現在職場中的進步。

第三部分,結合實際工作,講解商業產品經理在產品研發管理過程中如何提高商業洞察力、戰略思考能力,如何把握住合理的產品研發節奏,讓好的產品自己說話。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進入下半場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流量幾乎都被幾個大公司所壟斷,每個用戶的手機使用時間都被微信、今日頭條、王者榮耀、抖音這樣的應用占據著。同時,人口紅利也消失殆盡,現在不可能像早些年一樣,隨便抄襲一下國外的模式,宣稱我是中國的Facebook、我是中國的Twitter、我是中國的Uber,做一個App應用推到市場,就可以輕輕鬆鬆地獲得幾千萬個用戶了。成功的互聯網產品都有完整的商業邏輯,未來更多的產品已經和傳統行業密不可分了,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留給創業者的機會越來越少,能夠成就個人英雄主義的機會越來越少,創業成功更需要一個運作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