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命名北平(上)(2 / 2)

······

雖然許久不曾親自領兵了,可是回到一手締造的近衛軍軍旅中,貴福哥屍山血海殺出來的無敵威名還是那麼崇高熱烈,他巡營時各營各部依舊是山呼海嘯的熱誠歡頌···

貴福哥自是處之泰然,自從接受了悲催的穿越命,從無到有一步步走到現在,他的聲名威望都是實打實的一點點拚殺出來的,這就讓他具有了一種民族使命感,既然命運選擇了他,讓他完成一個又一個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用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來不斷造就奇跡···

那麼,他就下定決心把華夏民族複興的責任擔負起來,義無反顧、舍我其誰,縱使遺臭萬年也在所不惜!

至於說到陳玉成、韋誌俊、李秀成、李昭壽這些時代大潮湧現出來的華夏英雄豪傑,其實貴福哥並不在乎他們能夠篡奪政權——憑借手中兵精器利的國防近衛軍軍及近代化重工業體係,任何圖謀不軌在他眼中都是可笑的鬧劇;

擁兵自重的英王陳玉成是個大麻煩,但對他的領袖地位絕算不上致命威脅——別說這位英王麾下隻有三十多萬裝備原始低劣的雜牌軍,試問就是幾十年後,同樣裝備水平的百多萬義和團能擋住幾萬歐洲軍隊的進攻嗎?

所以貴福哥有信心,隻要他率領三四萬近衛軍當頭雷霆一擊,就能輕鬆擊破這支亂糟糟的雜燴大軍,講某些家夥的無妄野心徹底泯滅。

然而作為天朝聖主必須高瞻遠矚啊,他目前考慮更多的,就是如何減少內戰內耗,盡量為華夏民族多保留一些民族元氣,多保存一些民族武力——唉,中國已積弱百年,如今又是舉國戰亂,滿目瘡痍,太平天朝實在再經不得內訌火拚了。

因此,即使英王陳玉成擁兵自重,即使打亂了他收複香巷的戰略計劃,貴福哥為了總體大局決定依然隱忍,不想貿然操戈,導致不可收拾的混亂內戰···

故而,貴福哥此次急赴北方前線的謀略方針,就是趕在英王陳玉成的蝗蟲大軍到達之前,搶先接受滿清京都,傳檄天下,安定四方。

使其沒有了進軍敵都的大義名號(除非撕破臉易幟造反),幾十萬人隻能停滯在河南河北一帶,如蝗蟲般將地方府縣的存糧嚼食一空後,最後等候他們的,隻能是解甲歸田,整編遣散的宿命。

可是,為啥說是接受滿清京都,而不是攻克或占領呢?

因為貴福哥雖然彙集了三萬多近衛軍奔赴京城,可他真就沒準備攻城,急行軍狀態下也沒攜帶什麼火炮部隊嘛,

不過,貴福哥此行倒是帶了數百滿清降官組成的滿奸第五縱隊···不,是勸降策反諜戰大隊···不不,正確的說法是愛國統戰正義宣傳隊!

此外跟著來的,還有‘老黑’潘啟亮的數十組特務先遣隊,江湖綁票隊,俠客悶棍隊,抄家工作組,刑訊拷問組,財寶挖掘隊等等奇人異士,特長特工···這尚且不算早已打入京畿城內的臥底、坐探,細作,密諜,女性性工作者等等特工,其人數成千上萬哪···

綜上所述,還不包括貴福哥數十個滿蒙旗人老嶽丈,他們也不辭勞苦的投入勸降策反的光榮統戰工作,發揮的威力~~那真不一般的巨大,以至於貴福哥覺得完全沒必要攜帶攻城火炮唉。

······

故而,此次進軍京都諸事順遂,沿途滿清軍隊一觸即潰,各處州府政權土崩瓦解。

1864年1月9日,太平近衛軍一槍未放,進占戰略重鎮通州,滿清王朝苦心拚湊的三萬綠營漢軍望風迎降,萬餘八旗兵丁惶然潰散,丟盔卸甲逃往京城,沿途兵器甲仗丟了一路···

1864年1月10日,近衛軍前鋒抵達京城近郊,京師廣渠門守將,滿族都統豐阿貴早已被統戰洗腦,心向光明,於是立即開門反正起義,其餘各門滿蒙守軍亦紛紛開門乞降,京師城防就此不戰而破了啊。

無數荷槍實彈的太平軍戰士趁勢滾滾入城,迅速占據扼守住各處要津要害,而肩負特種使命的太平軍各工作組,各特工隊也按部就班分赴各處,各領部隊開始了搜剿行動——

於是豪門貴邸處哭喊哀嚎聲四起,查抄各王府貝勒的逆財逆產,搜捕愛新覺羅反動家族的大肅反工作緊張有序的開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