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些有產階級反動派的死活,太平軍有何必要吝惜?
尤其貴福哥這種隻要錢不要臉,不怕生前臭名昭著,不管死後遺臭萬年的極品禽獸,更不會在乎什麼‘仁義之道,聖主明君了。’
在他看來,不搜刮這些地主老財的田宅家產,不義之財,那能叫偉大革命麼?
正所謂不破不立,不消滅罪惡舊勢力,封建反動階級,拿什麼扶持本民族的新興資產階級?
那麼怎樣扶持呢,幼主貴福哥的具體做法就是不吃獨食,他給當年自己領兵時就追隨自己的上萬童子軍官(當年士兵沒死的也都晉升為官了)、創業老臣、親厚官員及幕府僚屬等人在亞洲儲備銀行力都開了個戶頭。
每人按照功勞大小或是分配股份、或是折算一筆獎金,填在了存折上,數額從數千到數萬中華銀元不等,比如說親娘舅賴漢英就填了300萬元,徐壽父子各填了二十萬、王韜填了五十萬,首相洪仁軒就一分沒有···給了三十萬元原始股。
為什麼給股份了呢?因為貴福哥後來看了下名單,發現有資格分享勝利成果的從龍元勳實在有點多,足足有二三萬人之多,如果都給現錢的話,自己鑄造的這幾億銀元隻怕都不夠分的,沒辦法他隻好拆分股份給大家夥兒,當然他沒都給銀行股份,自己還要掌握絕對控股權哪···於是在保證自己的絕對控股權情況下,貴福哥把各工廠、各礦業公司的股份細細拆分開來,分贈給元勳老臣老兵們···
噢耶!神奇魔術完成!就這樣他就完成了利益綁定,瞬間把曆經生死考驗,忠於天國、忠於革命的太平軍忠誠將士們集體變成了新興資本家。
從此以後,在天朝擁有各式各樣新興產業的股權證就成了身份象征,它表明你確實經曆了創立天國的崢嶸歲月,曾在幼主殿下麾下衝鋒陷陣,共同奮鬥過。
當然,這筆錢開始隻是賬麵財產,元勳老兵們不能隨意提取,用貴福哥的話說是創業基金,自己替他們經營,有分紅和利息的,於是老兵們就慢慢接受了股份投資的概念,知道了投資風險和信用問題,貴福哥倒台了他們的儲蓄自然就雞飛蛋打了,他們能不死忠擁護偉大領袖麼?
不久後隨著中華銀元的大舉發行,元勳老兵們很快就被告知可以隨意存取自己的儲蓄了,於是老兵們發現手中的銀行存折真就成為安全、可靠、隨時可以兌現的國府銀票。
那麼擁有股權的人怎麼變現呢?貴福哥很快就建立國家監管的證券交易所,讓大家可以自由買賣股權,當然這些軍工企業的股權將由專門的監管組織管控,貴福哥作為幕後的總後台董事長,具有優先購買權,擴股放行權。
就這樣對舊社會巧取豪奪、橫征暴斂,貴福哥又多了好多罪孽,成了萬惡的大資本家,金融寡頭和壟斷托拉斯···到了與舊社會有產階級結下死仇的這一步,貴福哥也就無所顧忌了,徹底露出了貪婪嘴臉,他在禦前會議上宣布;
下一步統一全國後,太平天國將更徹底的進行打土豪、鬥地主的革命運動,堅決徹底的消滅反動地主階級,把田地優先分配給廣大太平軍戰士與革命群眾,不能充分分享革命成果,誰還提著腦袋造反,不分給他們土地、資產和財富,這些泥腿子就要造你的反,革你的命嘞!
對貴福哥的做法,不用想就知道太平軍廣大官兵是熱烈擁護啊,所以在座大佬們對貴福哥果敢、堅決、毫不手軟的金融政策衷心擁護,無一人表示反對。
不過接下來,國相們的眼睛們就全盯在桌子上,確切的說盯住了鑄造出來的那二億多元銀元上麵···接著就為如何使用這筆錢,也就是財政分配開始激烈爭執起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個個理直氣壯、聲高嗓粗,吵了個焦頭亂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