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沈在帶著林依依身著素衣和虞景川、陸子錚一行人一大早便自軍營往興化城走去。由於林依依在場,虞景川和陸子錚都隻口不提戰事,隻是共賞沿途的旖旎風光。
興化坐落南郡,夏商時,興化區域屬“九州”之一的揚州,曆代以來都是江南一帶的主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興化城不僅曆史悠久,風景更是怡人。
沈在一行人走在高高的山崗上看著遠處無邊無際的蔚藍海水隔著一層銀白的浪花接著金黃的沙灘,前臨碧波萬頃,後枕綠茵千疇,遠處綠色的島嶼也是星星點點。一夥人興致勃勃欣賞著美景,不單林依依笑容燦爛,連久經戰場的三個年輕男子也喜笑顏開。一向酷愛詩詞的陸子錚更是情不自禁地吟詩:
“月滿瓊波諸島靜,潮來銀屋一帆開。”
眾人齊聲讚好詩,陸子錚滿臉羞赧說:“小弟哪有這般才學,此乃秦邦錡所作。”
沈在笑道:“陸兄才學八鬥,滿腹經綸,是軍中飽學之士,今日何不趁次良辰美景作詩一首助興?”虞景川趕緊附和,林依依也是滿眼期待。
陸子錚見推辭不過,便看了看遠處沉吟片刻脫口而出:“綠山白石倚風前,碧海藍天一線牽;但得戚家鐵甲在,定教倭賊不返天”。
眾人齊聲喝彩,連讚陸子錚天縱之才,惹得陸子錚連連謙辭。一行人有說有笑,走了一個多時辰不覺間已到興化城。
由於沈在和陸子錚、虞景川身居軍職,進城時守衛城門的軍士恭敬放行,眾人安然進了城。
進了城後,由於陸子錚想到林泉院(南少林寺)走訪高僧研討佛學,而虞景川則身負戚繼光命令謁見興化知州張諫轉達軍務之事,於是都和沈在兩人分道揚鑣,相約下午申時三刻南門會合後便分開了。
沈在和林依依攜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麵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物玩,兩人心情大好。沈在帶林依依品嚐興化城的“金沙薏米”、“度尾文旦柚”等名吃,林依依笑顏讓沈在仿佛看到了他們初遇時的那個天真無邪的閨閣少女。這些年林依依跟著沈在曆盡風霜,擔驚受怕的讓她好久沒這麼開懷過了。於是沈在提出到興化最有名的媽祖廟遊拜,林依依也開心地同意了。
沈在招呼了一輛馬車,向馬夫說明了到媽祖廟後扶著林依依上了馬車。
馬車穿過熱鬧的官道走出市區進入郊區後便漸漸人影稀少,最後經過一段綠蔭小道時已了無人影。突然馬夫停下車後跳下車便急匆匆的逃也似的跑了。周圍一片詭異的寂靜。
沈在安慰過頗為緊張的林依依後掀開帷帳走下了馬車,隻見一個拄著手杖身穿深色綢緞的老者背對著他。頭上樹丫上的鳥在嘰嘰咋咋的鳴叫著,還有就是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周圍籠蓋著一層異樣的氣氛。
這時五個幽靈的身影如靈貓般從樹上一躍而下,落地時了無聲息。這五個身穿黑衣的神秘人頭上都帶著鬥笠遮住臉龐,每人手裏攢著一把未出鞘的長劍。沈在不由得右手伸向劍柄按住。
那老者轉過身來冷冷地問道:“你就是沈在?”沈在敏銳地感覺到馬車上的林依依車內有輕微的異樣響動,猜想是被嚇到了,於是談談地回答那名富態龍鍾的老者道:“在下正是。敢問前輩名諱是?”
老者滿臉怒容,盯著沈在並不答話,青灰色的及胸胡子一抖一抖地隨著起伏的胸脯激烈地抖動。突然老者提起手杖往地上一頓,那五個幽靈般的黑衣人齊刷刷地拔出劍眨眼間便已經近前對沈在展開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