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流浪兒(2 / 2)

記得小時候過年,經常會有人上門拿著菩薩跟財神,然後四處的走動上門拜年,過年都要圖個吉祥,拿著財神上門的,叫財神到,送元寶,就遞上一塊錢給他們。那一天還是不可以講價錢的。

我的夢想不光是成為一名企業家,不光是有錢了讓家人過好就行,而是有錢了可以幫助更多需要你幫助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們更需要幫助,更需要一個溫馨,哪怕是一塊錢。

陸陸續續的出來已經幾年個頭了,已經無數個歲月了。有時候自己都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不能在好好的工作,如果有一天我也白發蒼蒼,我會不會流落到那個地步,是否也會有人像我一樣的送上溫馨。

有時候也很害怕,如果自己事業無成,該何去何從,如果有天真的無路可走是否真的要上街乞討,這種害怕也是一種動力,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努力拚搏。

那段時間我非常的喜歡汪峰老師唱的歌,春天裏,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春天裏,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會是春天裏,後來感受到春天算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不光是送走了冬天,還帶來了溫暖。

流浪兒,那麼多的流浪兒,誰會去感受他們的辛酸,他們隻能把乞討看成自己的職業,雖然電視經常曝光,某某個城市,某某小鎮出現了街上乞討的人,他們故意的裝成殘疾人,然後白天上班,下班了去地攤喝啤酒吃燒烤。記者問他們一天下來可以要到多少錢,他們說三百左右吧。那些人都是年輕人,四肢健全的,如果找個正經的公司工作,還是可以生活的,但是這些人放下了自己的尊嚴,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好吃懶惰的人,沒有夢想,沒有理想的人,這樣的人是不值得可憐的。

我曾經感受過,我就想一個流浪兒,那是我剛離開家的時候,父母反對我自己創業,我一起之下自己走了出來,每當父親節,或者母親節的時候,八月十五的時候,過年的時候都是特別的想家的,那時候我出來大半年根本是沒有跟家裏聯係,想回家看看吧,又害怕回家被父母親戚朋友責怪,自己要出去創業打拚,混的一點成績都沒有。不回家吧,又十分的想家,隻能通過朋友知道家裏的情況,那時候真是有種有家不能回的感覺。

流浪兒他們也是有他麼的憂愁的,不管是那個形式上的乞討,流浪,第一他們最盼望的是有一個家,一個溫馨的家,第二是需要我們更多的人去關懷他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本質都不是壞的,有一個故事:在70年代期間,有一個人,沒有結婚,孤身一人,在他的一生中他收養了數十名流浪兒,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人在他們那邊得到了溫暖,他是一個打工的,一個月的工資並不多,還要支撐這個家,還要供孩子上學,慢慢的孩子們長大了,而曾經收養他們的人因為常年的奔波也漸漸的老去。後來孩子們事業有成,為他養老送終。

佛家的靜思語中講到:因果是自然規律,是一切現象的規律,萬事有因必有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善因必得善果,因果循環,是永遠不變的天理。

無論我們在家,還是在外麵打拚的朋友們,請我們一起的奉獻我們的愛心,愛心在金錢上是沒有衡量的,看到他們請想想他們的處境,同時不光是給我們自己積攢因德,也是給我們更大的堅強,那些殘疾人雖然在街乞討,在街賣唱,他們尚懂得生活,追求生活的完美,他們並沒有放棄自信,反而更加的堅強,他們通過自己走街串巷,通過他們的歌聲來獲取自己的生活,那些為了夢想在街上,在天橋上,在田野中彈吉他賣唱,為了夢想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我們呢?其實誰都不知道明天我們是什麼樣子的,或許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或許是平庸的工人,或許是個白領,或許我們有一天也會像他們一樣。他們小時候也有家,也有父母的疼愛,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走到今天,而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如果我們不想像他們那樣,請我們努力,努力,在努力,同時請記住奉獻我們的愛心,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哪怕隻有一塊錢,也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也不要在大聲的說走開,我沒有錢,誰給我錢?請尊重他們,他們也是迫不得已,請保持我們做人的原則。

韋唯老師唱的那首《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幸之花處處開遍 這是生命的源泉 .....如果這世界沒有了愛,我們將會什麼樣子,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在外打拚為夢想而努力的人,請支持那些為了夢想,為了生活而在奮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