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會結束後,劉備的宣傳部立刻開始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
其中有一期《冀州報》頭版頭條用大黑字排出了“打進長安去,解救元和帝”的口號,然後自然把尚封的罪孽又列舉一遍。言稱尚封乃逆臣,膽敢把皇帝陛下囚禁這麼多年,自己頒布所有聖旨。把大漢弄得四分五裂,又多次挑動各諸侯混戰,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尚封不光是大漢的罪人,也是大漢百姓的罪人,大漢民族的罪人雲雲。
所以猛虎軍要清君側,幹掉尚封,把一直被尚封囚禁的陛下解救出來。也解救大漢王朝,解救大漢百姓於倒懸。
關東係統連篇累牘地宣傳攻打長安的意義,好像所有的大義,所有的公理都在猛虎軍一邊。由於大漢百姓對《冀州報》的信任甚至大於對官府的信任,所以《冀州報》上的一宣傳,廣大大漢的百姓就覺得猛虎軍占理,關東政權是大漢唯一一個正義的地方政權。而他們的領袖劉峰自然是大大的忠臣。
所以不光是關東轄區內的百姓支持猛虎軍攻打長安,就連長安的百姓也期盼著猛虎軍盡快打進來。因為《冀州報》說在關東係統內,所有的地租隻有三成,利息也不許超過三成。而且聽說城裏的百姓都能到劉峰建立的工廠上工,那工錢是按月拿的,比這邊一年的工錢都多不說,而且還有休息日。這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啊。
百姓不知道政治是什麼玩意,也不知道誰應該當皇帝,他們隻知道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和每日生活的事情。很明顯關東係統對百姓的吸引力大大超過了長安政權。
當尚封得知劉峰即將進攻長安的時候,慌成一團,立刻大肆在關中地區征兵,擴充軍隊,希望能夠抵禦劉峰的進攻。
然而由於百姓從心裏的抵製,這還沒打仗呢,就時常發生逃兵現象。甚至出現大範圍的逃兵。要依靠當官的血腥鎮壓才能製止。但是到了夜裏,那些被抓來的壯丁都分散逃亡,讓當官的防不勝防。
大將軍府,尚封在府中急得團團轉,他的那些智囊們被他一天多少遍的催問,有沒有什麼妙計可以抵擋劉峰。
賈詡道:“沒有什麼好辦法,劉峰一力降十巧,連曹操、袁紹、袁術、孫策之輩都不是對手,我們更是不可能抵擋住劉峰六十萬大軍的進攻。為了關中百姓免遭塗炭,不如投降劉峰。”
尚封卻大怒:“文和休得胡言,我有函穀之險,有幾十萬大軍,怎能直接投降劉峰?”
齊諍也道:“我們多次與劉峰做對,又對小皇帝這樣,劉峰能放過我們?”
賈詡道:“劉峰其人寬容大度,到目前為止沒有殺掉任何一個投降與他的人。並且都有高官厚祿。連最後投降他的孫策現在都是南方軍區的一名少將了。袁術這樣的人也擔任了荊州副州長。為何就獨獨對我們不放過?”
李蕃道:“文和先生,就算劉峰能夠放過我們,劉峰打進長安是要解救小皇帝的,那個小皇帝恨我們入骨,一旦小皇帝當政,他能放過我們?”
賈詡內心對他們非常鄙夷,嘴裏卻道:“劉峰進入長安,名義上是解救陛下,實際上是為了中央政權而來。劉峰進了長安,恐怕陛下連名義上的皇帝都做不成了。甚至最後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問題。陛下自顧不暇,哪能找我們麻煩?解救元和帝不過是一句口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