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讓曹操投劉峰,他不願意。他還要為大漢盡忠呢。
好在劉峰並沒有說出招攬之類的話來,讓曹操不用麵臨尷尬的局麵。在內心中,曹操已經把劉峰視為一個真正的盟友了。
接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人也找了來,大家見麵,一陣唏噓,共同返回洛陽。
曹操經此大敗,五千兵馬隻剩下一千餘人,好在幾員大將都沒有受到折損,曹操之傷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將養一段時間就能痊愈。
劉峰刻意與曹操交好,知道曹操是大詩人,就在一路上與曹操討論起詩詞來。
曹操知道劉峰在詩詞方麵有“很深”的造詣,畢竟能開創詞這一新的文學體裁的人,堪稱大師,居然對劉峰施以師禮。劉峰自然表示謙虛,稱自己也是無意在山洞裏發現這個題材,照著做罷了,不敢當此大禮。
曹操卻道:“劉公《秋暝》一詩,堪稱絕唱,曹某每每吟誦,都覺滿口留香,實在是千古流傳之作啊。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多麼優美的意境啊。隻此一詩,劉公可謂曹某之師矣。”
雖然劉峰一再叫曹操孟德兄,自稱小弟。但是曹操自己卻不敢當,而是一直稱呼劉峰為劉公,以示尊重。
劉峰腦子裏有點暈,自己麵對的可是曹操啊,自己居然可以在詩上做曹操的老師?劉峰感到一陣眩暈。一陣激動之下,差點就念出了曹操的千古流傳的《龜雖壽》《觀滄海》《短歌行》來。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雖然這些詩曹操應該還沒有寫,但是這樣做太不厚道了。
劉峰強忍住,笑道:“孟德兄過獎了。可惜這些年來,忙於政事,倒是沒有佳作了。實在不敢當孟德之言啊。”
“劉公真是謙虛了。”曹操一臉崇拜地說。
這時的曹操在文學上還沒有達到後來寫《觀滄海》《短歌行》的高度,所以對劉峰有所崇拜也是應該的。不過劉峰還是有自知之名的,要他剽竊幾首詩,那是可以的,但是要他即興寫詩的話,肯定要出醜。所以劉峰一再謙虛,表示當不起曹操的老師。更是一再說自己這段時間忙於政事,少有閑暇賦詩了。
曹操那裏相信?隻是以為劉峰謙虛,對劉峰更是敬佩。
待得劉峰與曹操回到洛陽大營,盟主劉芳聽得曹操大敗而歸,擺了酒宴,給曹操解悶。
曹操席間歎道:“吾從劉公之檄,為國除賊。各位諸侯既然仗義而來,當齊心合力,多路並進,以順討逆,可立定長安,除掉逆賊,解救陛下。然各位遲疑不進,致機會喪失,大失天下之望。曹深以為恥!”
眾人無言以對,散席。曹操覺得眾人不能成事,加上大敗,隻剩下一千兵馬,與眾將商量之後,索性隻向劉峰告辭,然後帶兵回兗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