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提拔也要參考學習情況?這一點是所有軍官沒有想到的,也和當代的軍官升職要求完全不同。這個時代隻要求英勇殺敵即可,拿人頭來記功,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功勞,從而獲得提拔。劉峰一句話算是改變了這個時代的功勞體係,立刻下麵的軍官又開始議論紛紛。也許殺個把賊兵對他們不難,但是要學那些方塊字卻對他們來說很是頭疼。
劉峰早就考慮到下麵的反彈,說道:“我隻說要參考學習情況,並沒有說要把學習情況作為一個提拔的標準,原先的功勞體係當然還是有效的。”
這樣的功勞體係不是隨便能夠修改的,因為這將是對大漢軍製的修改,如果沒有得到上層的認可,就麻煩了。所以劉峰連忙解釋一下。
下麵的人放心了,有這樣免費識字的事情為什麼不幹,就算自己學不會也不影響自己升官,那麼當然要學。在這個年代,能夠讀書習字可不是普通人能夠獲得的權利,這個年代沒有學校,更沒有什麼義務教育,請人教書是要錢的,而士族辦的族學是培養自己族中人才的,不是普通人能進去的。所以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文盲。
“從明天開始,我們猛虎部走到哪裏就學到哪裏。我規定一下,凡是什長以上都必須參加,不許缺席。現在大家回去休息,請在你們所在的什裏通報一下,凡是願意學的士兵都可以參加。解散!”劉峰結束了今天的講話。
這時王狗子苦著臉找到劉峰道:“大哥,真的要我教啊?為什麼不讓馮書辦教?”
“馮書辦?他也跑不了!現在安排他去打前站去了,他回來也必須給我教書!”劉峰說道。
“可是我不知道怎麼教啊?”王狗子繼續訴苦。
“不知道怎麼教?”
“是啊,我手上連本書都沒有,這怎麼教啊?”王狗子回憶以前村裏那個戴員外都是拿著一個竹簡,搖頭晃腦地教授大家背誦《詩經》的。在他心中教書就得這樣教。
“你都學過什麼?”劉峰問道。
“嗯,《論語》、《孟子》還學過一些《詩經》,後來就沒有學了。”王狗子不好意思的說道。
乖乖,劉峰心想,自己肚子能記得這些書中的幾篇就不錯了,王狗子這家夥居然都學過,自己對這些書可不能亂說,防止露怯。
“不行,這些書對猛虎部的這些士兵來說太深奧了,沒必要學這個!”劉峰肯定地說。
“那,那學什麼?”王狗子疑惑地問道。
“《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你們都沒有學過嗎?”劉峰拍了拍腦袋就想起古代這三本啟蒙課本來。
“《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王狗子很疑惑地看著劉峰,“這是什麼書?”
“呃……”劉峰心中一動,難道這幾本書還沒出現?自己恐怕又說漏嘴了。
其實,《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期(502—549年),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從王羲之書法中選取1000個字,編纂成文,是為《千字文》。《百家姓》就更晚了,要到北宋初年才編出來。而《三字經》要到明朝才會出現。劉峰並不了解這些,隨口就問了。看到王狗子如此疑惑,才知道這三本書都沒有出現呢。
見鬼,這些課本都沒有出來,難道這個時代的人啟蒙時就開始上《論語》《孟子》和《詩經》?那教育能夠普及就怪了!怪不得識字的人這麼少!奶奶的,還要我來編一本初級掃盲課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