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周末,金秋十月,風和日麗,長江南岸的銅都市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這個以礦冶聞名全國的縣級市風景秀麗,經濟繁榮,高樓鱗次櫛比,街道車水馬龍,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下午5點整,正在家裏埋頭寫作的潘陽被事先設置好的手機鬧鍾打斷了思考,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開始動手收拾桌上的書稿。不一會兒,原先散亂的一大堆稿紙被他收拾得整整齊齊。潘陽站起身來,扭了扭僵硬的脖子,伸了個懶腰,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地呼了出來。
如果不是大姐潘月英中午打來電話,讓他晚上一定要去她家裏吃飯,按照常規,他今晚肯定又會一直寫作到深夜。文學創作就這樣,一旦進入寫作狀態,作家的思維就神遊於上下幾千年,馳騁於縱橫幾萬裏,從日出東方寫到繁星滿天是家常便飯。
潘陽今年正處於而立之年,在一所普通鄉鎮初中擔任體育老師。身材高大、五官俊朗的潘陽業餘時間不打牌、不釣魚、不泡妞,卻喜歡宅在家裏看書寫作,迄今已發表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百餘篇,是銅都市小有名氣的作家。潘陽的女朋友徐金鳳豐滿性感,膚白貌美,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文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個漂亮的女友,業餘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潘陽對這樣的生活還是挺滿意的,他是個知足常樂的人。
潘月英在電話裏一再叮囑,讓他下午早點過去,不要磨磨蹭蹭,晚上姐夫王衛國還要重要的事跟他談。
潘月英住在城北一品人家,那是一個高檔住宅區,業主非富即貴。王衛國做了二十餘年的礦產品加工和貿易,是銅都市著名的企業家,身價不菲。
潘陽住在城南,這裏到一品人家開車大約要一刻鍾。潘陽家裏車倒是有,不過不是小轎車,而是電動車。
當潘陽騎著電動車趕到一品人家時已經快6點了,他在大姐夫住的那棟樓的樓下停好電動車,乘電梯登上了二十八層。
開門的是外甥女王樂樂,大姐潘月英還在廚房裏忙碌,屋裏彌漫著一股飯菜的香氣。
“舅舅好。”王樂樂親熱地跟潘陽打招呼,她今年初三,剛滿十五歲,婷婷玉立,含苞欲放。
“樂樂,你爸爸回來了嗎?”潘陽問。
“爸爸在書房呢,我現在叫他出來吧?”王樂樂給潘陽倒了一杯茶。
“不用,我先坐會兒,你去做你的作業吧。”潘陽趕緊說道。
潘陽在外人麵前總是一副沉穩冷靜不卑不亢的形象,但他心裏對王衛國總是有點發怵,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產生這種感覺的。
王衛國與潘陽的老家同屬東嶽鄉四美村,王衛國出生的王家坳灣和潘陽出生的潘小海灣是兩隔壁,王衛國的弟弟王衛東跟潘陽還是高中同班同學,所以潘陽打小就認識家境一般的王衛國,也從沒把他當回事。王衛國大潘陽二十歲,高中畢業後去部隊當了三年兵,退伍後在銅都市一家礦業公司打工。他既吃得了苦,又善於學習,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十年時間就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躥升為公司的副總經理。之後,又婉拒老板高薪挽留辭職單幹,隻用了五年時間將自己礦業公司的規模做到銅都市同行業前三名,是銅都市的納稅大戶。潘陽對這個大姐夫的能力和魄力還是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