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很多老師反映不知道怎麼教。從理論上說,讀過中文專業、會寫作的人都可以教作文。但有一個知識轉換問題,有些受過中文科班教育的人不會把文學寫作的知識、方法轉換成作文方法。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是中國特色的語文寫作文體,應該是最有應試特色且最模式化的寫作,隻是語文教育界的人不知道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在哪裏。其實,這三種語文寫作文體,很容易教,也很容易學,小學高年級學生完全可以在兩三周內學好。我在《語文建設》雜誌發表過一篇文章,簡練地闡述了作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即記敘文就是要培養學生生動地講故事的能力,議論文就是要培養學生清晰地闡述觀點的能力,而說明文就是要培養學生準確地描述事物的能力。不過,這三種模式化寫作,可能會在不久被淘汰。語文教育應該鼓勵創意寫作,並形成以經典閱讀與創意寫作二者為核心的新語文。

對家長來說,如何抓孩子的作文呢?我覺得提高孩子作文能力也不難,一、二年級寫話時鼓勵孩子把話寫通順,而不是一開始就逼孩子寫長作文。在三年級時,讓孩子盡量用自己熟悉的字和詞寫一個完整的故事。有些家長寧可讓孩子用不少拚音,也要逼孩子寫一篇主題深刻的作文,這樣反而效果差。到了四年級,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些主題,讓孩子活躍思維,寫出好作文。通過指導女兒和其他孩子作文,我覺得小學生都可以寫好作文,有些孩子不會作文,是家長和語文老師過於苛刻的要求讓他們對作文產生了厭倦。此外,很多孩子不愛讀書,是他們開始讀書時,父母和老師就給他們提出很高的要求,甚至過於苛刻和單一的限製。比如,有的父母一味地給孩子讀某一類知識讀物,讀到後麵,孩子就不愛讀了。

去年,《人民日報》刊文發問:“為何孩子寫作文就失真?”有些人在網絡上抱怨孩子懶惰,不愛思考,等等。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語文課本裏有些文字有些“假大空”,導致語文老師習慣性地認可了這種“假大空”是“真善美”。第二,作文教學有問題,從大綱到具體的教學,都追求主題要高大上,立意要高要深。事實上,刻意表現主題立意,就迫使孩子們用假材料假故事。第三,應試考試隻講格式形式對,不追求文字真。我覺得找到了這三個原因,注意方式,加強課外閱讀,就很容易抓好孩子的作文了。當然,孩子的讀書和作文,家長都不能坐等語文老師來關注和解決。應該和語文老師配合起來,一起來抓,共同來抓,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這本書不隻是寫給家長朋友的,也希望對語文老師有啟發。最初學語文時,就愛讀會寫,自然也有了高的人生的起點。抓好孩子的讀與寫,不隻是抓好了語文,也是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作文課,很多老師反映不知道怎麼教。從理論上說,讀過中文專業、會寫作的人都可以教作文。但有一個知識轉換問題,有些受過中文科班教育的人不會把文學寫作的知識、方法轉換成作文方法。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是中國特色的語文寫作文體,應該是最有應試特色且最模式化的寫作,隻是語文教育界的人不知道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在哪裏。其實,這三種語文寫作文體,很容易教,也很容易學,小學高年級學生完全可以在兩三周內學好。我在《語文建設》雜誌發表過一篇文章,簡練地闡述了作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即記敘文就是要培養學生生動地講故事的能力,議論文就是要培養學生清晰地闡述觀點的能力,而說明文就是要培養學生準確地描述事物的能力。不過,這三種模式化寫作,可能會在不久被淘汰。語文教育應該鼓勵創意寫作,並形成以經典閱讀與創意寫作二者為核心的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