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這句話絕不是空穴來風,很多時候我們得罪了別人,就是因為沒有注意自己的說話內容,傷害了別人還不自知,最後別人不願意和我們繼續交流下去,可是我們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對方的心情,想一想我們和一個人交談,對方觸及了我們不願意提到的事情,我們本著寬容的品德不願與人爭辯,所以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對方卻一直在說這個話題,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當我們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是我們離開的時候,而且還會因為這件事對這個人有負麵的印象,有可能以後都不願意見到這個人了。所以如果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對方臉色已經不悅,即便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裏也應該及時地轉換話題,否則就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不順利了。
小孩子犯了錯,許多家長都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於是簡單地說了幾句,就沒有再管了,或者一直用寬容的心試圖感化孩子,讓他自己發現錯誤,但是到最後這些結果卻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這裏麵的原因就在於家長把寬容當成了縱容,孩子的心智、思想往往處在發展階段,所以他們對很多東西了解都不夠深刻,家長本是好心希望孩子能改正錯誤,殊不知孩子隻靠自己並不能做到,更有甚者,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以犯的錯越來越大,以至於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過錯,到那時候家長無論怎麼勸說都太遲了。所以一定要分清寬容和縱容,別把對孩子的愛成為一種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武器。
人們選擇善良,選擇寬容待人,在別人出了錯明明可以直接批評的時候,卻沒有這樣做,而是試著用愛心和胸懷讓對方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不爭辯,但是不爭不是說我們錯了,而是我們不願意爭,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才會以為做什麼事情,我們都選擇原諒他們,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味地寬容別人,隻會讓對方更加無法無天,覺得沒有人能約束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要受到條條框框的製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社會才可以這麼和諧、人與人的相處才這麼友好。
表達秘籍
1.做人要有底線。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或許人的底線有高有低,但不管高還是低,底線都要有,有底線的人才會約束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該說的、該做的,也能保護自己不被他人傷害。
2.要學會剛柔並濟。如果對方觸犯了我們的底線,我們應該學會用剛柔並濟的方法讓對方知難而退,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既讓對方感受到了我們的威嚴,又向他人展現了我們的友好,以免對方心中不愉快。“進可攻、退可守”說的就是這種方法,古往今來人們都在使用這個方法。
“禍從口出”這句話絕不是空穴來風,很多時候我們得罪了別人,就是因為沒有注意自己的說話內容,傷害了別人還不自知,最後別人不願意和我們繼續交流下去,可是我們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對方的心情,想一想我們和一個人交談,對方觸及了我們不願意提到的事情,我們本著寬容的品德不願與人爭辯,所以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對方卻一直在說這個話題,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當我們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是我們離開的時候,而且還會因為這件事對這個人有負麵的印象,有可能以後都不願意見到這個人了。所以如果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對方臉色已經不悅,即便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裏也應該及時地轉換話題,否則就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不順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