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安安,你收到我和你大哥送來的東西了嗎?”顧安安正在洗碗呢,就接到了大嫂林清清打來的電話。
“收到了。”顧安安看著門口玄關處還沒拆開的一大包包裹,“你和大哥別老是寄那麼多東西過來,團團和圓圓都用不完。”
大哥和大嫂結婚晚,現在也還沒要孩子,把弟弟妹妹家的寶寶都寵上了天,團團和圓圓,還有二哥家的元寶,從小到大吃的,穿的,用的,還有許許多多玩具都是由大哥大嫂友情提供的。
說來兩人會在一塊,還真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一個是顧安安的大哥,一個是顧安安的朋友,可是林清清大學是在海城念的書,顧向文則是在首都,兩人鮮少有碰麵的時候,在上大學之前更是見都沒見過。
顧向文因為大學時期表現優良,一畢業就被分配到了漣陽縣縣委,做縣委書記的秘書,別看這官職不大,可誰讓能勝任這個位置的,多半是書記的心腹,要麼就是即將成為書記的心腹,顧向文是個八麵玲瓏,長袖善舞的,熟悉了工作環境,很快就在自己的老家紮根下來。
那時候顧建業也已經和餘坤成合夥做生意賺了些錢,加上當初翠花分給眾人的那些寶貝,顧向文一點也不缺錢,自然不用為了點小恩小惠就做那些自毀前途的事,相反,因為獨到的見地和聰慧的腦袋,他給鄉民做了不少事實,又憑借著身份的便利,拉來不少投資,政績卓然。
於此同時,他也沒忘和林家的聯係,林仲博是他名義上的師叔,同時也是市委一把手,還有升遷到省裏的希望,他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條大腿。
和林清清在一塊,說實話並不是那麼純粹。
顧向文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看的特別清楚的人,他知道怎麼樣做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不同於弟弟妹妹,他覺得一見鍾情或是太過猛烈的愛情並不是都是靠譜的,相較於這些,他更相信日久生情,或者說,比起愛情更相信愛情沉澱後轉化成的親情。
他熱愛自己的事業,或許無法正確地平衡事業和家庭之間的關係,他自己也清楚,這樣的自己或許不會討時下的女孩子喜歡,因此即便年過三十,也依舊沒有找對象的意思,反倒是在官途上順風順水,年紀輕輕就爬上了副縣長的位置,等老縣長退休,他或許還能摘掉頭上的副字。
和林清清越發熟悉是因為她的父親林仲博。
林仲博十分欣賞顧向文,欣賞他的才華同時也欣賞他背後牽連的蕭家,一大一小兩個狐狸有同樣的政治立場,也都明白對方看中自己的是什麼,相處的格外融洽,休假的時候或是去市區出差的時候,顧向文總是會去林家拜訪,久而久之,和畢業就回到父母身邊工作的林清清也就熟悉起來了。
除去好姐妹哥哥這一點帶來的好感,顧向文學識淵博,風趣幽默,還是難得尊重女性的男人,隨著相處加深,林清清很難不對他有好感,而顧向文也很難讓自己去討厭一個秀麗溫柔的姑娘。
女兒家的心事從來瞞不過當媽的,宴橋是最早發現林清清心事的人,那時候林清清的年紀也不小了,和她相處的好的朋友無一不是結婚生子了的,林家父母開明,也從來沒想過犧牲女兒自己的意願去進行所謂的聯姻,雖然心裏著急,卻也沒有多加催促,在剛知道林清清對顧向文有好感的時候,父母都是十分滿意並且樂見其成的,他們雖然沒有表明自己的意思,卻在日常的相處中特地給兩個孩子增添了許多相處的機會。
顧向文不是一個傻子,不會連這樣明顯的舉動都看不穿,可正如他年輕時就十分理性的態度而言,幾年後又成熟了許多的他更不會隨意就拿婚姻開玩笑。
平心而論,娶了林清清對於顧向文的仕途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助力,培養自己欣賞的人才和培養自己的女婿,所付出的努力是截然不同的,中間的資源傾向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是顧向文並不是那麼無恥的人,他十分認真的將自己的顧慮對著林清清和盤托出,讓她自己做一個選擇。
他或許沒辦法成為一個二十四小時隨叫隨到的丈夫,但是他會忠於自己的妻子,忠於自己的婚姻。
當然,他說這句話也是基於他確實對林清清有好感的基礎上,他還不至於拿自己的婚姻做買賣。
其實這一點對於林清清而言根本就不算是什麼障礙。
在她上高中之前,父母倆各自忙於自己的事業,從小不是住在姥姥家就是住在奶奶家,上學後,開始宿舍生活,除了不缺錢,她的成長中錯過了太多父母親情,等到她上高中後,媽媽因為一些意外不得不開始自己家庭主婦的生涯,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當初做的不足之處,開始關心幾個早就成年的孩子,可是對於林清清和兩個哥哥而言,錯過就是錯過了,那些遺憾是再也彌補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