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管
食管是食物由口腔進入胃的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食物進入食管後,刺激食管的神經肌肉,引起食管有次序地運動,推動食物進入胃部。
Tips: 由於嬰幼兒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胃液中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均少於成人,而且消化酶的活力較低,所以消化功能差。因而給新生兒喂食應當少量多次。
新生兒食管開始於第3~4頸椎,長度為8~10cm,1歲時長度達到11~12cm。嬰幼兒的食管呈漏鬥狀,黏膜纖弱,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發達,因此容易發生溢乳。
3.胃
胃是受納器官,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並通過其自身有節律的運動,將食物進一步磨碎,並使其與胃液充分混合,成為食糜,然後送入腸道。
正常嬰幼兒的胃呈水平位,直至會走時才逐漸變為垂直位。正常足月新生兒的胃容積為30~60ml,1~3個月時為90~150ml, 1歲時為250~300ml。
由於嬰幼兒的賁門較寬且張力低,括約肌不發達,因此關閉功能較弱;而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肌肉較緊張。所以,在嬰幼兒吃奶後,奶汁容易由胃回流到口腔而溢出,引發溢乳。
4.腸道
腸道主要是指小腸和大腸,當食糜進入腸道後,其營養物質被腸道吸收,其中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礦物質和水等。吸收後經過一係列轉變,成為嬰幼兒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嬰幼兒的腸黏膜含有豐富的血管及淋巴,腸壁發育良好的絨毛能夠增加腸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麵積。不過,由於腸壁薄,黏膜細嫩脆弱,腸液中的各種酶含量比成人低,因此容易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同時腸係膜柔軟而長,黏膜下組織鬆弛,容易被牽拉,這也是嬰幼兒容易發生腸套疊及腸扭轉的原因。
健康小知識:消化酶不足會產生哪些影響?
消化酶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質的水解,將其由大分子物質變為小分子物質,以便被人體吸收利用。消化酶不足,不僅會影響嬰幼兒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會引起一係列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胃腸脹氣、惡心、腹瀉、厭食等。
2.食管
食管是食物由口腔進入胃的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食物進入食管後,刺激食管的神經肌肉,引起食管有次序地運動,推動食物進入胃部。
Tips: 由於嬰幼兒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胃液中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均少於成人,而且消化酶的活力較低,所以消化功能差。因而給新生兒喂食應當少量多次。
新生兒食管開始於第3~4頸椎,長度為8~10cm,1歲時長度達到11~12cm。嬰幼兒的食管呈漏鬥狀,黏膜纖弱,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發達,因此容易發生溢乳。
3.胃
胃是受納器官,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並通過其自身有節律的運動,將食物進一步磨碎,並使其與胃液充分混合,成為食糜,然後送入腸道。
正常嬰幼兒的胃呈水平位,直至會走時才逐漸變為垂直位。正常足月新生兒的胃容積為30~60ml,1~3個月時為90~150ml, 1歲時為250~300ml。
由於嬰幼兒的賁門較寬且張力低,括約肌不發達,因此關閉功能較弱;而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肌肉較緊張。所以,在嬰幼兒吃奶後,奶汁容易由胃回流到口腔而溢出,引發溢乳。
4.腸道
腸道主要是指小腸和大腸,當食糜進入腸道後,其營養物質被腸道吸收,其中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礦物質和水等。吸收後經過一係列轉變,成為嬰幼兒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嬰幼兒的腸黏膜含有豐富的血管及淋巴,腸壁發育良好的絨毛能夠增加腸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麵積。不過,由於腸壁薄,黏膜細嫩脆弱,腸液中的各種酶含量比成人低,因此容易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同時腸係膜柔軟而長,黏膜下組織鬆弛,容易被牽拉,這也是嬰幼兒容易發生腸套疊及腸扭轉的原因。
健康小知識:消化酶不足會產生哪些影響?
消化酶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質的水解,將其由大分子物質變為小分子物質,以便被人體吸收利用。消化酶不足,不僅會影響嬰幼兒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會引起一係列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胃腸脹氣、惡心、腹瀉、厭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