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增加產量(1 / 1)

原本三個兒子的親事,就是張氏夫妻的一大壓力。象山一樣沉重。原來窮一棟房子都蓋不起,但是自賣了風味魚和蝦醬。房子,彩禮錢就都不是問題了。這還真得感謝女兒十月。

所以有機會能多賺錢,為孩子們存婚嫁的錢。張氏和楊樹怎麼可能不努力呢!這是為他倆人父母的一種責任心。

十月看著這樣的爹和娘,理解他們的心思,但是,爹娘是不是也想的太理所當然了?

小河裏的水雖然是長流水,可是魚和蝦數量還是有限的。大量的捕撈魚蝦就會絕跡。

長此以往,無異於竭澤而漁、到時候河裏麵的魚蝦都撈光了,還拿什麼做?還談什麼賺錢。

十月可不想把魚和蝦全都撈光,到時候自己都沒得吃。她眼裏可不止是錢。賺錢的方法有的是。

“爹娘不急,你們這是打算,把河裏的魚蝦都撈光嗎?就保持現在這個數量就挺好,等蝦醬發好保持一天二兩銀子挺好。”十月說,夠花足以。

況且一天二兩銀子,對他們家來說,簡直是綽綽有餘。就算天天吃肉,也是花不了的。沒必要弄得全家都那麼累。

“那可怎麼辦?”

除了小信還不知道錢的可貴,爹娘和兩個哥哥都著急了。是呀,河裏魚過多捕撈也會少的,到時候怎麼辦?

好不容易有個賺錢好門路,原料卻供應不上,能不著急嗎。特別是楊學禮,他這幾次跟爹和妹妹去城裏賣魚。也是開了眼見。原來經商賣東西這麼賺錢。一天賺的都頂上在家種地半年的收入。

所以他想以後要好好幹,學著做買賣。這可以比種地有出息多了。所以每次進城的時候,不管搬的東西有多重,進城的路多遠,讓他天天負重走進城,他都會一聲不吭,任勞任怨!

要是不能捕魚蝦了。那他以後還要再,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一年下來,可能都不能讓妻兒吃飽穿暖。

如果讓他種一輩子的地,可能兒子孫子以後依然過這種生活。那多不甘心啊!

辛苦不可怕,最怕的辛辛苦苦依然貧窮的可憐。

“小妹你最聰明了,沒有辦法嗎?我們不能沒有魚蝦賣。河裏的魚蝦真的會捕撈完嗎?”

楊學禮倒不害怕,春風樓不買他們家風味魚和蝦醬。大不了在去集市上賣唄!走街串巷也可以,反正他們做的好吃,不愁沒人買。

可他卻怕河裏魚蝦撈沒了,到時候拿什麼做?手藝再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大哥你別急,目前來說按我們現在捕撈量,應該還是夠的,但想加大捕撈量就不能持續了,就得再想辦法。”十月說。

想要提高產量,那得那就得有足夠的原料加工。河裏的魚蝦是有限的。那麼,要嘛去批發別人的魚蝦。要麼就是自己搞養殖。

這個年代運輸方式落後,魚蝦運輸過來不一定保證新鮮。且可能受對方轄製。難以保證最終的利益。不如自己養殖方便又實惠。

可是,搞養殖也要挖塘引水飼喂,各方麵細節都顧及,一時間也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