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說 起票 一(1 / 3)

起票

上世紀初,開封祥符縣有個村莊叫牛頭莊,全村都是牛姓。村裏有個叫牛老強的,就娶一個老婆,一拉攤兒給他老牛家生了八個兒子還捎帶著外加一個老閨女,這一下,使他這家三代單傳的險些絕了戶的牛家,在全村都上人丁興旺榜。老大娶了媳婦的時候,婆婆還在和兒媳進行生子比賽呢。在他們家,叔叔沒有侄子大都知道,至少侄子也比老叔大上好幾歲。那時候,人多是好事,人旺,那些沒有孩子或者男丁少的,眼紅得滴血。人這一方麵是占先了,可是,人多吃得多,穿得多,住房多,總而言之,一切都消耗的多得多。人是生下來了,得想辦法活下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老娘的辛苦在痛哭聲中隨風飄散,那幹什麼養得起這些人呢?幹什麼來錢快呢?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老大牛文和老二牛武私下裏商量,“起票”。

起票是幹什麼的呢?就是綁票,我們那裏都叫起票。就是到周圍十裏八村轉悠,看到誰家有錢有地,經過長時間的摸底,現在叫“偵察”,找到機會了,弟兄幾個連夜到這戶人家裏,把孩子和女人起走,再通知你的當家人拿現大洋去贖人,否則,撕票。這買賣雖然風險很大且名聲不好,豈止是不好,在社會上是極壞,但是,說不定一夜之間一麻袋現大洋就到手了。有時候扔進去個人也是常事,但是,為了錢,認了。牛頭莊全村,在這個牛老強家的帶領下,都學會了“起票”——全村都是起票的。家家戶戶既是農民,又是綁匪。農忙的時候,照常下地幹活,該收麥子收麥子,該種玉米種玉米,該打場打場。閑下來就去起票,把票起回來關到小黑屋裏,有女人看著,該給飯吃給飯吃,專等主家來贖。人情是沒有的,那都是提前看好了的,是親戚或者有什麼瓜葛的人家,他們不會輕易動手。所以,隻要有票在,沒有現大洋領不走人。過了期限,撕票。就是把人弄死。不過,都是為了錢財,隻要不是別住象眼了,不會這麼做。一旦撕了票,就是世仇,對起票的名聲也不好。

這一回要起的票是離牛頭莊有三十裏地的王莊,那裏有一個大戶,有幾十頃地。王家大院是這一帶有名的大院,方圓百十裏內唯一有樓的的大東家。還有一家也在這次的行動計劃之中,就是離王莊十幾裏路的劉寨村,這家也是這次起票的目標。在此之前,牛家兄弟老五牛禎已經把這裏的情況都摸透了,陰曆年前他就經常趕個馬車,扮作趕集的人,在這一帶踅摸,過了陰曆年,都在忙著春耕施肥,趁人不備,幹上一票。不過,這次的主要目標是王莊這一票,這是個肥票,弄好了,兩麻袋現大洋沒有問題。一般的要贖金都是要幾麻袋不紮口。麻袋都一樣大,不紮口是標準。劉家寨這家,弟兄三個隻有幾頃地,就是得手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不過,賊不走空,最起碼票的夥食費和住宿費是不能拖欠的。

這些年,牛家從起票上有了些積蓄,還治買了三把德國造的盒子炮。還有兩杆三八式步槍,大刀短刀都有。家夥不少,在村裏的票友就是起票的街坊鄰居當中,算是實力比較雄厚的。牛文是老大,此人膽大有種,不怕死。牛武是個心眼兒很細有些智謀的人,損招很多,幹得每一票的計劃多數都是他安排的。幹了這幾年,現在能跟著起票的,已經延續到老六了。老七和老八還有牛文的兒子都還小,沒有讓他們跟著。老二是個有遠見有思想的人,他開始就主張老七老八和侄子們,不要參與這種斷子絕孫的營生,都去讀書。弟兄八個再加上侄子九個男人,不能都當綁匪,說不定那一會兒就被打了頭,留兩個當種子,讀書寫字考功名,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光宗耀祖,光靠起票是不成的,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大家都讚成老二牛武的建議,不但不讓幾個小的跟著,連起票的經過誰家的人都不讓告訴他們,讓他們都去本村一個私塾先生家裏讀書識字,天天懷裏揣著手槍護送。起到家裏的票是不讓他們看的。老爹老強在家裏管理莊稼,不問票事。

到王家這一票,是經過周密部署的。據老五牛禎摸底,王家有一座兩層樓,牆壁很厚,估計用破牆的辦法是進不去的。這還不是最要緊的。最要命的就是一樓和二樓都留有搶眼,王家還有幾杆槍,聽說家裏的人都會打槍。這一票很是有些風險,弄不好就會死人。老大牛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