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遙遠的各地刺史太守的態度尚且不太明確,即便他們支持關東聯軍,也不太可能很快能夠得到東郡前來會盟,實際上目前在東郡會盟的,主要還是以豫州兗州這兩州之地的地方官府組成的聯軍。
當然聯軍還有一個意外的強援,那就是不久前剛抵達東郡會盟的長沙太守孫堅,隻不過孫堅此人一加入聯軍之後便嚷嚷著要打仗,令各路聯軍都不太喜歡這位長沙來的強援,雖然按照兵力的規模來說,孫堅的長沙軍是所有前來會盟的兵馬裏規模最大的一支。
雖然理論上來講還有一些可能會前來會盟的兵馬尚未到來,但是目前聚集在東郡數萬人的關東聯軍已經可以稱之為是一支主力了。
剩下的雖然還有幽州牧劉虞沒有明確表態說要前來會盟,但是實際上公孫瓚已經領著萬人的兵馬正在南下了,隻不過現在還在路上而已。
至於另一位同樣是宗室的益州牧劉焉就完全沒有對這件事表態,隻當做無事發生過,東邊的荊州刺史也是和他一模一樣的態度,不過既然孫堅已經來會盟了,那荊州刺史的態度也就不重要了。
相對劉焉王睿這兩個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徐州刺史陶謙雖然也沒有對局勢表態,不過徐州境內的兵馬已經開始聚集起來,至少也能出動得了萬餘人的兵力。
以陶謙的為人秉性和他一貫以來的名聲,雖然他沒有實際表態但是關東聯軍的所有人都認為陶謙要是出兵肯定是來討董的而不可能助董,所以眾人也把陶謙視作一大潛在的助力。
如此一來雖然現在還沒有那麼多,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關東聯軍的最終兵力應該會達到十三萬人左右的水平,這個兵力是明顯超過了董卓手中的兵力的,更是遠遠超過現在駐守在虎牢關的區區六萬人的董卓軍。
但是虎牢關畢竟是天下雄關,雖然關東聯軍可能有著有著兩倍以上的兵力,哪怕現在聯軍的兵力就已經超過了虎牢關上的守軍,但是能不能打下來虎牢關仍然是個未知數。
乃至於在一些前來會盟的人眼中,靠他們這點人想要強行攻下來虎牢關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就算打的下來也必定會損失慘重。
而來會盟的大家夥一個個看起來人五人六的,看起來不像是會舍己為人的傻子,讓誰把兵馬都在虎牢關上拚光了估計肯定是不願意的,誰心裏沒有一把小算盤啊?
如此一來想要強攻虎牢關,將其最終奪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太明智的選擇了。
而這時候隨著孫堅的到來,以及孫堅所帶來的南陽太守王珙前往洛陽的消息,仿佛讓所有人看到了另外一條路,這便是袁術所提到的走南陽過武關入關中的做法。
武關的防備到底如何,眾人並不清楚,但肯定不會比虎牢關強,因為董卓手上壓根就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可用的,比起武關來,南陽郡反倒更像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過於遙遠的各地刺史太守的態度尚且不太明確,即便他們支持關東聯軍,也不太可能很快能夠得到東郡前來會盟,實際上目前在東郡會盟的,主要還是以豫州兗州這兩州之地的地方官府組成的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