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張角收兵(2 / 2)

這些官軍實在是太能打了,別說比董卓那個無能之徒所率領的官兵了,即便是比盧植麾下的官兵都還要更強,在自己的猛攻之下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居然始終不見頹勢,從頭到尾的壓著自己的兵馬在打。

那正麵戰場上的將領著實是一員猛將,他所率領的軍隊也確實是十分可怕了,以至於他們都打到自己的部下都不敢衝上那麵營牆的地步了。

張角作為黃巾軍的領袖,他太清楚自己這些黃巾士卒們最大的優勢是什麼了,除了人數以外,就是不怕死的勇氣。

黃巾軍之中除了那些被裹挾而來的流民以外,也有很多人其實幹脆就是在朝廷的治下活不下去的人,這種人本來就活不下去了,是張角給了他們一個活下去的機會,這些人基本是不怎麼怕死的。

有他們帶著,在黃巾軍之中普遍都充滿著敢打不怕死的氛圍,而張角知道官軍普遍都是怕死的,或者準確的說官軍士卒可能不是那麼怕死,但是官軍的主將必定很怕死。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張角所率領的黃巾軍,隻要不怕死的硬衝上去,能麵對官軍取得一些優勢,一般都是對麵的官軍,尤其是其主將會退縮。

在最艱難的戰鬥中往往就是這麼一回事,主將是全軍之膽,主將一退,三軍頓時士氣喪盡,再難和賊兵一戰,接下來必定是兵敗如山倒的結局。

而今天這一戰裏,張角見識到了這些官軍,尤其是官軍的將領裏,竟然也有這等毫不怕死又武藝出眾的人,再加上他帶著的那些親兵,著實是難以應付。

要是在寬廣的戰場上,這等人物或許還可以靠人數去圍殺他,但是在那個破營寨的牆壁上,撐死隻能站的上去三五個人,這等情況下個人的戰鬥力所能有的影響力便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他們麵前幾乎無一合之敵,上去再多人除了消耗他們的體力以外基本毫無意義。

雖然張角確實認為如果能派得上去足夠多的人的話,應該也能夠耗盡那些人的體力,人畢竟不是鐵打的,一旦他體力耗盡,連刀都揮舞不動了,那遲早也要命喪當場。

然而張角雖然有這麼一個想法,但是他的部下卻完全不這麼想,這些黃巾士卒在見到孫堅猶如殺神一般的景象以後已經是紛紛失去了和孫堅一戰的勇氣,哪怕張角覺得還可以靠人命填進去填死孫堅,也沒有人願意去當填死孫堅的人了。

所以後邊的人紛紛繞開了孫堅所駐守的營牆,跑去攻打曹操和袁術去了。

見到這樣的景象,雖然沒有看到最後,但其實張角已經預料到了戰鬥的結果了。

連他們黃巾軍最大的優勢之一勇氣都已經失去了,那還怎麼贏得了官軍?

三軍皆已喪膽,士氣已失的情況下,張角知道再打下去也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於是便做出了鳴金收兵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