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為了振興李家,李學文吃了不少的苦,不僅三天兩頭要跟著友人去城裏的春芳樓尋找靈感,還要去賭坊驗證運氣......累的跟個猴兒似的麵黃肌肉、兩眼無神,可把老太太的心都疼碎了。
因此,作為李家的希望,擔心晚上讀書燈火燒了房子,最後一間大瓦房就分給了李學文。
然後到了李牧他爹李銀這二就隻剩下了泥坯房。
泥坯房麵積也 不大,約莫就二十來個平方,而且還被分成了三個小隔間。
靠左的房間是李鐵和何氏的房間,中間做了全家的糧倉,最右邊才是李牧的房間。
本來小點兒也沒什麼,對於李牧來說無非就是睡的地方而已,環境差點兒也就差點兒,能夠再活一輩子他已經非常滿足了,既然條件不行大不了以後創造條件也就是了。
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確是骨感的,不僅骨感還很艱苦,晴天還好點,一遇見下雨天雨水就頂上的茅草小洞直往床上滴跟開了個水龍頭似的連開關都省了。
嘿,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關鍵的是泥坯房的隔音效果實在是差的不行,哪怕是隔了個糧倉半夜李銀兩口子辦事兒的 聲音也傳的老遠.....根本沒法睡覺。
日子是沒法過了,攤上個不爭老實佛係的老爹,李牧覺得要是再這麼下去日子恐怕會越來越難,哪怕老媽再精明算計省了又省.....希望也在田坎上,還得供養三叔的讀書大計。
隻是即便是李牧想要改變現狀,無奈人微言輕除了老媽吳氏能聽兩句之外,李銀半天打不出個屁來隻知道蹲在門檻上發呆。
所以,即便是穿越到了大明朝整整兩年,李牧除了改變自己,一切都沒有任何辦法,所以讀書改變命運就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三個竹編的箱籠(後世沿海地區那種長箱籠的簡易版)放在江裏運氣好能有七八斤魚獲,一斤魚不論品種綜合算下來能賣到10文錢一斤,運氣不好兩三斤總是有的,除開買網替換的錢,這一年下來李牧總算積攢下來了七八百文,束脩應該是夠了,如果再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湊足筆墨紙硯的錢,到了那個時候才是他改變命運的開始。
正想的出神,就有眼尖的發現了李牧,頓時黃果樹下的婦人們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狗蛋兒,這麼早就去放牛了啊?”
“喲喲喲,我還道是哪家的勞力呢,沒曾想原來是李狗蛋兒啊,你們瞧瞧狗蛋兒都長這麼高了,活脫脫都快是要成家的小男人了!”
“誰說不是呢,狗蛋兒,要不你喊我一聲姨,我給你介紹個小媳婦怎麼樣?前些天隔壁村李二狗子媳婦還托我給她家的閨女找個姑爺呢,要不要我幫你說和、說和?哈哈哈哈....”
......
農家沒啥新鮮事兒,也沒啥娛樂,一條掉了毛的公狗都能聊上半天,更何況李牧已經年滿十五長得濃眉大眼模樣俊朗比起她們家裏的男人要好看的多。
說實話,為了振興李家,李學文吃了不少的苦,不僅三天兩頭要跟著友人去城裏的春芳樓尋找靈感,還要去賭坊驗證運氣......累的跟個猴兒似的麵黃肌肉、兩眼無神,可把老太太的心都疼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