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灑在水裏
此外,對於不遵守“報答性原理”的人,還要注意控製自己的負麵情緒。世界上確實有不報恩的人。對於這樣的人,產生負麵情緒從情理上來說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切忌把這種情緒表現出來。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幾位經理在一起喝酒。酒過三巡後,其中一位經理開始抱怨自己的下屬。這個下屬在其他部門評價不好,轉到了自己的部門,自己想辦法讓他升上了組長,對他說:“恭喜你,好好幹吧!”結果對方不但沒感謝自己,還撂下這樣的話:“有什麼好恭喜的!跟我同期的早就當上組長了……”
他對這個缺乏自知之明而又嘴上不饒人的下屬,當場就想痛罵一頓。不過,當時還是勸住了自己,隻能在酒桌上一吐為快。
當然,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作為聽的一方,我覺得很無聊。不僅如此,內心對這位經理的評價也會降低,感覺氣量真小。打量一下除他以外的幾位,無一不在苦笑。
長野縣上田市的前山寺裏,有一句刻在石頭上的名言:
人情灑於水中,恩澤刻於石上
這句格言,對於職場人也非常有效。
有意識地運用“報答性原理”,向他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固然是重要戰略。但與此同時,還有一種悖論存在,也是對不知恩圖報的人產生負麵情緒的原因。要想從這一悖論中抽離出來,就要常用“人情灑人水中”的格言勸慰自己。並且,把自己受到的恩澤刻在石頭上。這是最大限度活用“報答性原理”的關鍵所在。
不要做老好人,一定要檢驗對方的言行
當然,最為理想的狀態,是不求回報,無私地付出。但是,在我看來,在公司這種現實世界裏,沒必要去做那樣的老好人。不,更準確地說,根本不應該去做老好人。
“人現實地活著,與人應該如何活著,是相差甚遠的兩個命題。因此,關於人應該如何活著,現實中忽視人活著的姿態的人們,不僅無法自立,反而會落得對方想要把他毀滅的下場。原因在於,做了好事後喜歡說大話的人,在大多數的人群中,注定會被毀滅。”
以上是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中的一節。
受到不少詆毀的《君主論》,在這裏卻凝結了在現實社會生存下去的智慧。
的確,正常公司裏麵,“真正的惡人”並不多。但是,人類是一種自私的生物。這一點,捫心自問,應該任何人都能覺察到。
假如你是個老好人,也隻不過是被利己主義的人們巧妙利用了而已。而且,你在上班時一定難以生存。
所以,有必要經常檢驗對方的言行。為了讓“報答性原理”奏效,首先,你要向他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也許,可能會沒有回報。這種情況下,就讓人情隨水流走好了。但是,需要經常檢驗對方的言行,看對方是否隻是在利用你的善意。
人情灑在水裏
此外,對於不遵守“報答性原理”的人,還要注意控製自己的負麵情緒。世界上確實有不報恩的人。對於這樣的人,產生負麵情緒從情理上來說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切忌把這種情緒表現出來。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