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出的回應是往越南增派更多兵力。他們沒得選擇,德國一場閃擊戰已經將法國的國家威懾信用給打得粉碎了,哪怕法軍參加了西西裏島登陸、諾曼底登陸等一係列血戰,戰功赫赫,也沒能消除這惡劣的影響。國家威信垮起來很快,重建卻非常困難,沒有一代人的時間是起不來的。如果他們放任越南人武裝取得獨立,那麼整個中南半島都將不保,而丟失中南半島之後,估計西非殖民地也會起而效訪,到那時候,法國的殖民體係基本上可以說是完蛋大吉了!所以隻能咬牙撐著,死再多的人也得撐著!
英國也是一樣,在緬甸叢林裏,天知道有多少緬甸遊擊隊、日籍雇傭兵在活動,據他們掌握的情報,滇軍也派出精銳部隊,以遊擊戰術不斷向他們發動襲擊,他們的傷亡並不比法軍小。英軍咬緊牙關,向遊擊區發動一次又一次掃蕩,同時又在外交場合隱隱約約的透露出可以讓緬甸獨立的信息,試圖瓦解遊擊隊的鬥誌。可惜沒有什麼卵用,56式班用機槍、63式火箭炮和用塑料製成外殼的定向地雷、反步兵地雷,這些殺傷力淩厲的武器成了英軍的噩夢,每一次掃蕩除了拉回成車的屍體之外,基本上不會有別的效果了,該死的緬甸叢林,同樣在以每個月三千人的速度吞噬著英軍士兵的生命,更吞噬著英國那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財政資金!
到十月底,鍾瑋基本上完成了對中南半島反殖民武裝力量的整編和訓練,而他麾下的外籍軍團兵力也增加到45000餘人,擁有坦克兩百多輛,大口徑火炮三百餘門,作戰飛機兩百多架,甚至紅色海軍一支分艦隊也歸屬他指揮。此時雨季已經結束,旱季來臨,還有什麼好說的?動手!
一場複仇之戰在他的指揮之下打得幹脆利索,酣暢淋漓。雇傭軍團兵分三路,沿著數量有限的幾條公路平行,直插南方,在他們後麵,則是整整70000越盟大軍。法軍的防線在這支大軍潮水般的攻勢之下一道接著一道土崩瓦解,越來越多法軍士兵背對著洶湧而來的坦克群,扔下武器向南狂竄,榮市、順化、峴港……這些城市紛紛被鐵錘砸雞蛋般砸開。在芽莊,法軍拚盡全力組織了一次反擊,一百多輛坦克組成一個巨大的箭頭,打頭的正是由美國提供的三十多輛“小飛象”。這些小飛象一大特色就是裝甲夠厚,連德國的虎式坦克都不大願意麵對它們,法軍寄望於小飛象能重現雄風,踩扁那些可惡的59。
鍾瑋也沒讓他們失望,得知法軍的動用後,調集七十多輛坦克一頭撞了過來,裝甲大戰就此爆發。不過讓法軍死不瞑目的是,他們得先麵對禿鷲般撲來的對地攻擊機群。這是一種速度不快,但皮實到讓他們難以置信的程度的木質戰機,跟蚊式很像,但時速隻有五百來公裏,飛得不快,攻擊力卻非常強悍。這些木質攻擊機完全無視法軍高射機槍彙成的槍林彈雨,將一枚枚90毫米和130毫米口徑簡易製導航空火箭射向法軍坦克,迅速在裝甲集群中間點起一個個火頭,將法軍坦克打得炮塔滿天亂飛!就在法軍被這些攻擊機打得吐血的時候,鍾瑋所指揮的坦克群惡狠狠地撲了上來,一場大屠殺開始了,一百多輛法軍坦克,22000名法軍士兵,被悉數埋葬在了這片血腥的戰場,越盟方麵的損失卻是少之又少!
法國作出的回應是往越南增派更多兵力。他們沒得選擇,德國一場閃擊戰已經將法國的國家威懾信用給打得粉碎了,哪怕法軍參加了西西裏島登陸、諾曼底登陸等一係列血戰,戰功赫赫,也沒能消除這惡劣的影響。國家威信垮起來很快,重建卻非常困難,沒有一代人的時間是起不來的。如果他們放任越南人武裝取得獨立,那麼整個中南半島都將不保,而丟失中南半島之後,估計西非殖民地也會起而效訪,到那時候,法國的殖民體係基本上可以說是完蛋大吉了!所以隻能咬牙撐著,死再多的人也得撐著!
英國也是一樣,在緬甸叢林裏,天知道有多少緬甸遊擊隊、日籍雇傭兵在活動,據他們掌握的情報,滇軍也派出精銳部隊,以遊擊戰術不斷向他們發動襲擊,他們的傷亡並不比法軍小。英軍咬緊牙關,向遊擊區發動一次又一次掃蕩,同時又在外交場合隱隱約約的透露出可以讓緬甸獨立的信息,試圖瓦解遊擊隊的鬥誌。可惜沒有什麼卵用,56式班用機槍、63式火箭炮和用塑料製成外殼的定向地雷、反步兵地雷,這些殺傷力淩厲的武器成了英軍的噩夢,每一次掃蕩除了拉回成車的屍體之外,基本上不會有別的效果了,該死的緬甸叢林,同樣在以每個月三千人的速度吞噬著英軍士兵的生命,更吞噬著英國那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財政資金!
到十月底,鍾瑋基本上完成了對中南半島反殖民武裝力量的整編和訓練,而他麾下的外籍軍團兵力也增加到45000餘人,擁有坦克兩百多輛,大口徑火炮三百餘門,作戰飛機兩百多架,甚至紅色海軍一支分艦隊也歸屬他指揮。此時雨季已經結束,旱季來臨,還有什麼好說的?動手!
一場複仇之戰在他的指揮之下打得幹脆利索,酣暢淋漓。雇傭軍團兵分三路,沿著數量有限的幾條公路平行,直插南方,在他們後麵,則是整整70000越盟大軍。法軍的防線在這支大軍潮水般的攻勢之下一道接著一道土崩瓦解,越來越多法軍士兵背對著洶湧而來的坦克群,扔下武器向南狂竄,榮市、順化、峴港……這些城市紛紛被鐵錘砸雞蛋般砸開。在芽莊,法軍拚盡全力組織了一次反擊,一百多輛坦克組成一個巨大的箭頭,打頭的正是由美國提供的三十多輛“小飛象”。這些小飛象一大特色就是裝甲夠厚,連德國的虎式坦克都不大願意麵對它們,法軍寄望於小飛象能重現雄風,踩扁那些可惡的59。
鍾瑋也沒讓他們失望,得知法軍的動用後,調集七十多輛坦克一頭撞了過來,裝甲大戰就此爆發。不過讓法軍死不瞑目的是,他們得先麵對禿鷲般撲來的對地攻擊機群。這是一種速度不快,但皮實到讓他們難以置信的程度的木質戰機,跟蚊式很像,但時速隻有五百來公裏,飛得不快,攻擊力卻非常強悍。這些木質攻擊機完全無視法軍高射機槍彙成的槍林彈雨,將一枚枚90毫米和130毫米口徑簡易製導航空火箭射向法軍坦克,迅速在裝甲集群中間點起一個個火頭,將法軍坦克打得炮塔滿天亂飛!就在法軍被這些攻擊機打得吐血的時候,鍾瑋所指揮的坦克群惡狠狠地撲了上來,一場大屠殺開始了,一百多輛法軍坦克,22000名法軍士兵,被悉數埋葬在了這片血腥的戰場,越盟方麵的損失卻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