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舊《卷珠簾》嬛嬛與熹貴妃之別

關注事件:劉歡改編《卷珠簾》引爭議

核心觀點:新舊兩版的《卷珠簾》恰似《甄嬛傳》中的嬛嬛和熹貴妃之差別,前者清新脫俗,而後者雍容華貴。

上周五,《中國好歌曲》迎來“主打之爭”,劉歡原創大碟《新九拍》率先亮相。奪下兩首主打席位之的霍尊的《卷珠簾》,因為經過劉歡大刀闊斧的改動而引來爭議。筆者倒是認為,新舊兩版的《卷珠簾》恰似《甄嬛傳》中的嬛嬛和熹貴妃之差別,前者清新脫俗,而後者雍容華貴。

去年,在《中國好歌曲》上,曲《卷珠簾》讓霍尊夜紅遍大江南北,並站在了春晚舞台之上。在今年繼續開戰的“主打之爭”中,劉歡對於《卷珠簾》的編曲、配器、歌詞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有人認為,新版少了飄逸唯美之感,後麵伴奏的樂器有喧賓奪主的感覺。但是也有人認為,更龐大的樂隊讓改版的歌曲更為大氣,中國古典的詞改編,讓人每聽到此歌,就順著旋律穿越回古代。

《卷珠簾》和劉歡作曲的《甄嬛傳》主題曲《紅顏劫》頗為相近,聽曲之時,便讓人想到了《甄嬛傳》中的畫麵。非音樂專業出身的筆者更想用這裏麵的人物來形容新舊兩個版本的《卷珠簾》。

首次登台演唱的《卷珠簾》更像出宮修行之前的“嬛嬛”,清新脫俗、溫婉動人,如澤清池那樣讓人神往;而改後的版本更像是回宮之後的熹貴妃,雍容華貴、端莊典雅,但是華麗的修飾,無可避免地讓她損失掉了清新之感。而談到到底喜歡哪版本,則取決於您是“四郎”,還是“十七爺”。爭議三豪華版《卷珠簾》沒有原版好?

此前,霍尊的《卷珠簾》無疑是“好歌曲”中人氣最高的,隨後火速上春晚,雖然春晚版被指不如原版動聽,不過還是讓霍尊以及他的《卷珠簾》人氣更上層樓。當晚,霍尊的《卷珠簾》被劉歡大刀闊斧改編成豪華版——龐大的弦樂隊和弦,琵琶與蕭伴奏,此外還有提琴與木吉他、大鼓的出現。而歌詞方麵,原版前半曲采用半文言半白話的行文模式,豪華版歌詞將通篇采用文言行文,高潮部分的“夜月明,此時難為情”被改寫成了“夜月明,袖掩暗垂淚”,後半段中完全白話“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也被化用古詩而文言化。

對於改編版,很多網友不買賬,認為原版比豪華版更清新動人,“好比十八少女素顏比濃妝更打動人。《卷珠簾》本身因清淡而動人,隻需要霍尊走心地演唱便足矣,根本不需要這麼加料。”“本來是首年輕人的靈氣之作,開腔,清風縷撲麵來,新版的編曲把原來曲子順溜向下的地方硬拗成轉高音,改得過於刻意。還再強加了很多中國古樂器配樂,生生把首清新的小品改成古裝電影主題曲了。最不滿意的是,原詞裏那位女子,流水落花中撫琴幽唱悵然遠望,如今幽怨的清麗佳人成了個半夜哭訴的中年怨婦。”“新版完美如塑料花,原版有瑕疵但真實。”還有觀眾認為,在原版《卷珠簾》已經大紅大紫的情況下,任何的改動都會遭遇觀眾抵觸,所以還不如不改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