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心救濟(1 / 2)

正是深秋,瑟瑟的風刮著枯黃的葉,蕭索在大地蔓延。

巨大紅豔的太陽已經西垂在山頭,紅色的霞彩從西邊暈開,撒紅了大半個天空。

歸鳥成群結隊地在夕陽的餘暉中歸巢,農忙的農民們也都收拾著活計準備回家吃飯,而在東集鎮,熱鬧才剛剛開始。

東集鎮原先隻是幾個村子趕集之處。

因為靠近西涼,商販、學子以及其他因各種目的從東邊趕往西涼的人們都必須經過東集鎮。

漸漸的,這個原本隻有幾間臨時使用的小茅屋的趕集之地發展為了繁華的小鎮,且因著天然的地理優勢,蒸蒸日上,愈加繁榮。

發展曆程中的種種,早已成為縣誌上的一章,成為了曆史,而小鎮,這個有著有些敷衍的東集之名的小鎮,已經真正地繁榮了起來。

客棧在東集鎮是最常見的。

雖說離不遠,但從東集鎮到西涼最快也要一天的時間,所以多數來客都會選擇在東集住一宿再上路,這也造就了東集如今的繁華。

東集的夜市極為出名,尤其是那條被稱為萬花街的小巷。

在這兒你能嚐到北地以及東集特有的各色小吃,也能買到各種新奇好玩的有趣玩意兒。除了本身在東集投宿的客人,西涼的那些達官貴人們偶爾也會慕名而來品嚐平民的美味。

現在還不是萬花街最熱鬧的時候。太陽還沒完全下山,燈籠也沒有點起,但是萬花街的小販們早已開始忙碌起來,占位置的、準備食材的、擺攤子的……

萬花街的商販分為常駐商販和臨時商販兩種。

常駐商販是給鎮長老爺交了稅,簽了契約的,因此能夠占有固定的一塊位置。

臨時商販,則是沒錢交稅,隻能依靠自己的勤快或是蠻橫,搶到一塊好地方做生意。

臨時商販最好的位置也比不過常駐商販最壞的位置,但即使如此,擺攤的位置也時常能夠讓兩個小販爭得你死我活。

宋惠娘便是臨時商販中的一員。今天她來得早,運氣也不錯,搶占到了算得上絕佳的位置。

她的小鋪子是專賣糕點的。說是小鋪子,其實也就是一張桌子加一個藤簍子,簍子裏整齊地陳列著各色糕點、糖果。

比起普通的糕點,她所做的諸如桃花餅、南瓜糕、橘子糖之類的更加美觀口味也更加獨特美味。因著是獨門手藝,在兩年前入駐萬花街後不久,宋惠娘就站穩了腳跟。

糕點都是新鮮製作,剛從家裏帶來的,還可以看到糕點上泛著的熱氣。現在正是晚餐時間,路上匆匆趕著晚飯的行人見了這些討喜的糕點,不由得停了腳步,買個一兩塊帶給自家孩子嚐嚐。

很快,藤簍子裏的糕點和糖塊隻剩下極少的幾塊。

宋惠娘看了看天色,暗道時間差不多了,見簍子裏還有幾塊糕點,想著平日裏總是留著口水看她做糕點的女兒,不禁莞爾一笑:這塊就留給溪兒吃吧。

正收拾著東西,宋惠娘突然發現自己的攤位前站了一個小男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