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圍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我是一個老實且不善言語的莊稼人,我不愛說話,更不會講故事,當然那隻是現在的我,也是表麵上的我。

今天,我一改平實的木訥,來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故事。這個故事我有沒有參與,參與的人有多少個還活著,對於大家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這個故事好不好聽,朋友們愛不愛聽。

好了,這個故事馬上開講了,開講前,我再說兩句:故事中的衡州就是衡州,不是現實中的哪個省也不是現實中的哪個市,這個故事可以稱得上是曾經紅遍大江南北孫紅雷主演《征服》的前傳,《征服》是個很好看的故事,《衡州黑道那些事》當然也是!

江湖是什麼?是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是熱血飛濺,為義尋仇?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沒有刀,這不叫江湖!沒有血,這不叫江湖!沒有情,沒有義,這更不叫江湖!江湖,有情有愛,有刀有劍,有血有淚,更有道義!七國,刺客,秦舞陽,這是古代的江湖;今天,黑道,劉華強,這是現代的江湖。昨天的江湖,史來寫;而今天的江湖,我來!

第一章讓你惹我弟弟

1983年,七月的某一天,保州市某農村的小胡同。

“操,讓他媽你惹我弟弟,讓他媽你惹我弟弟!”劉華強像一頭發狂的獅子,將愛和憤怒一起轉化為了仇人的鮮血。

倒在地上的年輕人,滿身是土,雙手抱頭,蜷縮在地,腦門,眼眶,鼻子,三股血流彙合,然後又分開。

“趙伢子,你他媽給我聽好了,別以為你家人多,人多誰也都是一個**,你再欺負華文我弄死你!”

火氣發泄得差不多的劉華強,沒有再去理會像土驢似的趙伢子,帶著華文回家了。

八十年代的我省,幾乎每一個農村都有這樣的現象:家裏兄弟們多,在村裏就比較橫,說話辦事就可以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在那個知識文化水平並不高的年代,出了事,大部分農村人也很少和你講理,那怎麼辦?比比誰的拳頭硬,誰家男人多,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打起架來,老少爺們一拉杆子十幾號人,浩浩蕩蕩地在招惹自己的一方家門口擺好陣勢,還沒打,就在氣勢上先占了優勢。

作為當時村裏的第一大戶,趙伢子家自然也沒少欺負人。

“二墩子,明天晚上去我家喝酒吧。”趙三兒說的很誠懇。

“三哥家有喜事兒?”二墩子有點受寵若驚。

“你三嫂子又給我添了個胖小子,嗬嗬。”趙三兒家又添了個帶把子的,幹架時的生力軍。

“行,三哥看得起我,我肯定得過去,到時候給我那侄子買個長命鎖,銀的。”那時候的農村,小孩子過滿月,最貴重的禮品就屬這個了。

“你先忙著啊三哥,我還要去三喜家借個鋤頭。”二墩子說。

“別著急啊二墩兄弟,你哥哥還有點小事想讓你幫幫忙。”趙三兒的麵部表情開始變得嚴肅起來。

“啥事兒啊,三哥?”二墩子是真還有別的事,他想早點走。

“那個,哥哥我聽說村西口有五間房基地,是你的?”趙三兒要進入正題了。

“是啊,那是我爹原來住的老房子,怎麼了?”

“賣給我怎麼樣?到時候給你侄子娶媳婦用。”

“嗬嗬,這個好說啊三哥,那您想出多少錢呢?”

“一百塊錢,不少吧。”

“三哥你真會開玩笑,我那可是五間房子的地方啊,裏麵還有一些舊磚,多少也值點錢啊。”

“啥?你還跟我說那破磚,你是不把我當朋友,是嗎?”趙三兒語氣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