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1 / 2)

“醜時四更,天寒地凍。”

初春,深夜,醜時。

寒冬未遠,長安城乍暖還寒,空氣中仍舊帶著薄薄的涼意,透過濃濃的夜色浸入人的骨髓,紮地人心頭一顫。

在各坊內的寂靜的街道上,打更人四處望了望高懸在天空中的那輪明月,裹了裹身上還未敢脫下的大襖,在心裏咒罵了聲這仍舊寒冷的鬼天氣,熟練地敲著梆子,清晰地喝著。

梆!梆!梆!打更人的聲音順著坊中整齊的街道,往四麵散去。

長安城,一百零八坊,東西南北,兩人多高的坊牆縱橫排布,每個坊都會安置一個更夫,相同的場景,每日每夜,在每一個門坊中同時進行著。

在這吵鬧卻又顯地靜謐的一刻,這劃歸整齊的一百零八坊,就仿佛一百零八個棋格,將所有人緊緊地困鎖其中,各安其位。

而在這一百零八坊,一百零八個棋格中,最為華貴的便莫過於長安城東北隅,緊鄰大明宮的入苑坊了。

入苑坊,又名十六王宅,綿延數十裏的坊牆內,居住著大唐最為尊貴的一群人——大唐親王。

入苑坊中,打更的更夫如往常一般遊走在各大親王宅的街道邊,臉上寫滿了敬畏,甚至就連王府的門匾都不敢輕易打量,因為他知道,這些鳳子龍孫的門第,可不是他這樣的升鬥小民可以隨便窺視的。

一旦惹得裏麵的貴人生了氣,那可就不是丟了份差事這麼簡單,那是要掉腦袋的。

更夫一如往常般,沿著冷清的街道一直向前走著,當他來到南麵的一棟王府前,臉上一直保有的敬畏卻突然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頗為玩味的戲謔。

富麗堂皇的王府前,更夫破天荒地側過了頭,看著那高懸於朱梁之的“壽王府”三個燙金大字,嘴角露出一絲輕蔑又顯嘲諷的笑容:

嘿嘿,隻怕過去明日,這千嬌百媚的壽王妃就該成了後宮娘娘了吧。早就聽說那壽王妃楊玉環國色天香,麗絕長安,隻可惜我老陳無緣一見。嘖嘖,公公娶兒媳,這皇家的事情當真是絕了。

心中這樣想了想,更夫再看向看向那壽王府時,那平日裏高高在上的壽王府竟也不比自家的土屋高貴上幾分。

自家的媳婦兒雖然醜了點,自己卻也不會任由她被人搶了去,如此看來這壽王也又比不上我老陳的地方嘛。

更夫老陳心中一陣臆想之後,也不敢再多做停留,匆匆忙忙地走開了,隻留下了壽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靜靜地忍受著冷風的肆掠。

冷風吹過石獅,吹過朱門,吹過深深的庭院,吹到了壽王府最裏麵的一處閣樓,吹向了閣樓上那背影淒涼的男子。

那男子相貌俊秀,身材欣長,獨倚高樓,任由冷風吹拂他單薄的外衫,緩緩舉起手中酒壺,飲了一口,複又放下,已然陷入了沉思。

大唐啊大唐。

那男子呆呆地看著高懸於夜空之上的那一輪明月,臉上極力地平靜,但內心卻已波瀾狂湧。

他本是來自後世的大學生李茂,今天是他大學畢業的日子,他在同學聚餐時多喝了點酒,便醉了過去。當他再次醒來時自己就來到了這裏,成了壽王李瑁。

李茂是曆史係的學生,他當然知道這個“大名鼎鼎”的壽王李瑁是誰。

李瑁,唐皇李隆基十八子,生母武惠妃。開元年間爵封壽王,遙領劍南節度使,益州大都督。

這是史書對他身份的記載,但真正讓他為人所知的身份卻不是大唐皇子,而是那個叫他為天下人恥笑的貴妃前夫。

沒錯,他就是那個連更夫老陳都在心中鄙夷的男人。

曾經的李瑁年少英姿,依靠著母妃的恩寵,風光無限,甚至一度有問鼎太子之位的機會。

李瑁十七歲便娶了傾國傾城的美人楊玉環,成親的那一日,他意氣風發的樣子他曾叫多少長安子弟青眼豔羨,可是不過區區三年,他的妻子卻成了他淪為笑柄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