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標準(1 / 2)

快遞,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周利文的公司還是郭氏,平常工作中都有文件或者資料需要快遞。

郭濤沒想到周利文所提到的第三類居然會是快遞業,不過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從物流的概念來看,快遞業屬於物流類的一種,可目前快遞業並不顯眼,除去郵政的EMS外,民營快遞僅僅隻有成立於1993年的順豐和滬海的申通,另外再加上一些雜牌軍小打小鬧外根本就沒成氣候。

郭濤皺眉想了想,覺得這行似乎不怎麼靠譜。一份快遞才賺多少錢?而且這麼小的業務每天又有多少量?想憑著這買賣發展實在有些懸忽。和郭氏目前的物流運輸相比,恐怕一天的業務量就能頂一些小快遞公司一月的量了。

郭濤神情的變化周利文瞧在眼裏,他清楚郭濤有些看不起快遞這行。不過他這麼想也沒錯,和目前利潤高、操作簡單便利的基礎物流相比,快遞業的確是不起眼的小生意。但周利文非常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快遞這行即將迎來蓬勃發展的契機。

2000年後,整個物流業就將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但隨著各項成本的不斷增長和同行業中激烈競爭,利潤空間也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大多數物流公司僅僅維持一個低利的經營狀態,甚至還有一些公司由於成本不善最終結束經營。

而快遞業和傳統物流有著不同,科技的進步使得全球網絡化開始普及,未來的幾年後,電子商務借此高速發展,尤其是B2B的勢頭迅猛,越來越趨於成熟。

在這個基礎上,快遞業依托與此形成了井噴趨勢,根據周利文所了解的,僅僅在2000年後,隨著國家針對快遞許可經營的開放,後世為大眾所熟悉的各大快遞公司相續成立,從而開始了對這塊大蛋糕的爭奪。

現在的郭氏恰恰身在這個契機中,由於周利文在郭氏成立之初就做好了電子化和網絡化的先期準備,完全能在這行業中分到一杯羹。隻要熬過前期的一二年時間,其發展前景將是一片光明。

靜靜聽著周利文的解釋,郭濤似懂非懂,雖然他佩服周利文的眼光和魄力,可對快遞業這行他還是有些顧慮,尤其是想到要進行遍布全國的快遞網絡籌備,心裏就有些七上八下沒有底。

“按照你說的這種方式聽起來似乎不錯,可你考慮過沒有,這樣做的投資要多大?別說我們現在這點錢了,就算是再多十倍也不夠呀!乖乖……不去計算運輸環節,就是每個城市中的各個區域都要設立分部,這投入的資金你能拿得出來?”郭濤把腦袋搖成撥郎鼓一般,心裏沒有絲毫底氣。

一聽這話周利文頓時就樂了,弄了半天郭濤顧慮的是這個。

“我說胖子,你也真是可以的。難道網絡必須自己搞才行?你這想法簡直可笑。”

“怎麼可笑了?你倒是說說不自己搞怎麼個搞法?要是你能說出了一二三來,兄弟我也不是孬種,幹就幹,怕個鳥啊!”

“你呀你,當局者迷。”周利文伸手衝著他點點:“要按你理解方法除了EMS全國根本沒有第二家快遞業能幹到這地步。可你想過沒有,像順豐、申通這些公司又是怎麼幹的?難道他們有這麼大的實力搞出健全的網絡?”

被周利文這麼一提醒

1000

uff0c郭濤倒是愣住了,對啊!順豐和申通又是怎麼搞的?

在郭濤疑惑的表情中,周利文揭開了迷底。其實說起來也簡單,現在的快遞業采取的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同行業的聯盟,在各地招募加盟商進行合作,作為公司總部隻提供平台和培訓,用這種方式鋪蓋網絡。第二就是利用郵政EMS的渠道進行合作,也就是通過郵政渠道暫時作為承運人並替代部分業務,達到搶占覆蓋區域的目的。

“加盟……也就是掛靠吧?這倒也是一種辦法。不過和郵政EMS怎麼合作呢?”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得靠你自己去了解了,不過我可以保證這的確是目前快遞業的經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