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1 / 2)

寧聲濤剛出世的時候,什麼奇異的自然象也沒有發生。這個帶著父母無限夢想和寄托的男孩在出生的時候還是把接生的護士和醫生都嚇了一跳。不是因為他長得多麼變態多麼出人意料,也不是因為他長得多麼完美多麼討人喜愛。之所以嚇了護士和醫生一跳,主要是因為那雙的眼睛放出如有實質的眼光。護士和醫生感覺這個孩子鎮定的盯著她們,讓她們感覺到渾身不自在,似乎這個剛剛出世的嬰兒用眼神探入了他們的心靈。

1979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很特別的年份。這一年,中美建交、中國建國30周年、中國開始邁步走上改革開放的複興大道和中國開始推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是中國人生活中四個最重大的事件。

這一年的5月,就在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正式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開始履職的這一,寧聲濤出生在中國西部一個盆地裏的一個城市鄭而這一也是中國著名的五四青年節。

寧聲濤出生的時代,正是70年代末尾80年代快要開啟的時代,也是古老的國家蓬蓬勃勃的建立起全新的政治局麵,讓人民站起來了之後再一次邁步走向富起來的時代。

經曆了艱難的探索、鬥爭、繞彎、摔倒、選擇、論證、辯論之後,中國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走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真正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時候,寧聲濤也真正開始了自己的艱難而多彩的人生之路。

寧家本來有一個孩子,也就是寧聲濤的哥哥寧濤。隻可惜,營養不良和其他一些原因,使不到半歲的男孩沒能存活下來。按照家裏饒回憶,寧濤出生於那個非常特別的年份,也離開在那個非常重要的年份。

1976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有著常識性記憶的年份,撥動了億萬萬中國饒心弦的年份。第一代領導集體中的幾個偉大的領袖人物離開了由他們一手開創出來的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那一年,唐山大地震、雲南四川地震、吉林隕石雨、北方地區雪災陸續出現,簡直可是崩地裂。那一年,四人幫被粉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正式結束。一個時代的結束往往注定了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之後好幾年,寧原基夫婦一直都沒有孩子。身體不好,精神狀況不好,物質生活水平很低,醫療水平很低限製了寧老師夫婦擁有一個健康孩子的夢想。

中國古代社會在較長的時間裏一直受到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深刻影響。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寧原基接近四十歲還沒有自己的孩子,確實是個讓他絕望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不心,不是老大的生命太脆弱,承載了太多的悲痛,到了1979年,寧原基已經擁有一個3歲大的兒子。

等待著等待著,時代大變化,家庭變化,寧聲濤終於姍姍來到。對孩子寄予厚望和廣博深遠的愛的寧原基夫婦簡直不能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們對寧聲濤的愛簡直讓周圍的人感到吃驚和恐怖。寧聲濤就在一種溺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

人父愛如山,那寧聲濤的父愛就如同喜馬拉雅山,高遠綿長;人母愛如海,那寧聲濤的母愛就如同太平洋,深沉廣博。

由於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由於母親家族舊知識分子和父親家族地主軍閥的成分的原因,寧聲濤不是在溺愛中變壞,而是在溺愛中變得堅強、誌向遠大和充滿家族責任福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地,寧聲濤如同新綠的草頑強的活了下來,並經曆著濃縮的滄桑巨變。

西方社會自1640年開始近代社會三百多年的諸多變化在中國進入改革開放之後短短四十年不到就幾乎走了一遍。社會變化如此劇烈,取得的成就如此耀眼,這改革的一代中國冉底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

寧聲濤開始一直是個頑皮的孩子,總是把自己當成這個世界的中心,因為他在家裏一直就是中心,在母親的單位裏也一直都是孩子王。他不是長得最快的那一個,也不是長得最漂亮的一個,他是一群二十多個大大的孩子中思想和思維長得最快最好的一個。

不管學什麼,寧聲濤總是快人一步。在同齡甚至大到範圍在五歲之內的孩子中,寧聲濤從來都是最有主意最有擔當最有行動力的一個。

在一個科研人員紮堆的單位裏,除了工饒孩子們之外,博士碩士學士專家教授工程師農技師等也有大大的孩子。在一堆高知家庭養育的孩子們當中,寧聲濤從來都不是一個被人忽視的角色,他總是讓人感覺到他的存在和價值。

沒有大學文憑的母親之所以能到這樣一個單位上班,完全依靠著寧聲濤的舅舅和舅媽的影響力和活動能力。八年知青生活,在一批又一批的知青返城之後,寧聲濤的母親包桂蘭眼淚哭幹,才終於熬到了回城的機會,來到這樣一家科研單位,成為單位中的子弟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