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1 / 3)

因為隻有心靈屬於我們自己。當我們死亡的時候,我們一直嗬護的身體,會漸漸腐朽;我們辛苦奮鬥而獲得的財富,不會跟隨我們而去;我們的親人朋友,也許悲痛,但很快會把我們忘記。當我們死亡的時候,什麼會陪伴我們而去,向著一個不可知的遠方?隻有我們的心靈。但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裏,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自己的身體、財富等等,唯獨忘了現在、將來、永遠屬於我們自己的心靈。

放眼望去,來來往往的、粗糙的、光鮮的、美麗的、醜陋的、年輕的、年老的、晃動著的麵容,竟像一隻隻老鼠,穿行在由高樓與高樓、街道與街道,以及公文、數字、契約、票據、身份證構成的幾何形的迷宮中,進行著一場無休無止的競賽,在我們的麵前,隻是道路,似乎永遠沒有出口。

生命是一場過於漫長或過於短暫的旅行,遊戲的規則閃爍不定。我們追逐金錢,追逐名利,追逐聲色,追逐神靈,從早到晚,忙忙碌碌,為每一枚新增的銅幣,每一寸感官的享樂,每一點空洞的名聲而歡喜,或者又不斷地悲哀,不斷地焦慮又不停地追逐。

我聽說過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在遙遠的海上,有一個美麗的小島,島上藏著一部偉大的書,誰得到了這部書,誰就能永生。通往小島的道路充滿了千難萬險,無數的英雄為了探尋那部書,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終於,有一個英雄成功地到達了小島,取到了那部書,打開一看,每一頁都隻是一麵鏡子,照見的是他自己的容顏。曆盡千辛萬苦,上下求索,得到的真理是:你要回到你自己。

回到自己,當然不是回到我們的容貌之上,容貌在歲月裏像花一樣盛開然後凋謝,永不凋謝的是我們靈魂的花朵,因此,回到自己,是回到我們的心靈。

在人事的紛雜喧鬧中,我們向往而且追逐許許多多的東西,卻唯獨忘了我們自身,忘了我們的幸福源泉以及我們所要追逐的最終目標。在茫茫的塵世,在形形色色之中,我們能夠依靠什麼呢?一切有形的都會消逝,隻有一種東西屬於你自己,並且超越了有形無形,那就是你自己的心靈。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臨終遺言是:“自以為燈,自以為靠。”

你內心潛藏治愈抑鬱的智慧

為什麼要回到自己的心靈呢?惠能講了一個根本的理由,那就是: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他的意思是說,我們所要尋求的獲得最終解脫的智慧,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完全不必向外去尋找。

事實上,除了我們的心靈,沒有什麼外在的東西能夠為我們帶來解脫的智慧。這句話看似簡單,卻為人生的根本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人生的根本問題是如何處理欲望和死亡這兩大事情。人從生下來開始,就有所欲望,因而就有所求,有所求就必然有所成敗,失敗固然痛苦,但成功也不能帶來恒定的幸福,因為得到的注定會失去,就如同人從生下來開始,就注定要死亡。因而,為了滿足欲望而做出種種努力,最後以死亡終結,帶給我們一生的是煩惱,是痛苦,想不通這些,必然會抑鬱。

因為隻有心靈屬於我們自己。當我們死亡的時候,我們一直嗬護的身體,會漸漸腐朽;我們辛苦奮鬥而獲得的財富,不會跟隨我們而去;我們的親人朋友,也許悲痛,但很快會把我們忘記。當我們死亡的時候,什麼會陪伴我們而去,向著一個不可知的遠方?隻有我們的心靈。但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裏,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自己的身體、財富等等,唯獨忘了現在、將來、永遠屬於我們自己的心靈。

放眼望去,來來往往的、粗糙的、光鮮的、美麗的、醜陋的、年輕的、年老的、晃動著的麵容,竟像一隻隻老鼠,穿行在由高樓與高樓、街道與街道,以及公文、數字、契約、票據、身份證構成的幾何形的迷宮中,進行著一場無休無止的競賽,在我們的麵前,隻是道路,似乎永遠沒有出口。

生命是一場過於漫長或過於短暫的旅行,遊戲的規則閃爍不定。我們追逐金錢,追逐名利,追逐聲色,追逐神靈,從早到晚,忙忙碌碌,為每一枚新增的銅幣,每一寸感官的享樂,每一點空洞的名聲而歡喜,或者又不斷地悲哀,不斷地焦慮又不停地追逐。

我聽說過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在遙遠的海上,有一個美麗的小島,島上藏著一部偉大的書,誰得到了這部書,誰就能永生。通往小島的道路充滿了千難萬險,無數的英雄為了探尋那部書,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終於,有一個英雄成功地到達了小島,取到了那部書,打開一看,每一頁都隻是一麵鏡子,照見的是他自己的容顏。曆盡千辛萬苦,上下求索,得到的真理是:你要回到你自己。

回到自己,當然不是回到我們的容貌之上,容貌在歲月裏像花一樣盛開然後凋謝,永不凋謝的是我們靈魂的花朵,因此,回到自己,是回到我們的心靈。

在人事的紛雜喧鬧中,我們向往而且追逐許許多多的東西,卻唯獨忘了我們自身,忘了我們的幸福源泉以及我們所要追逐的最終目標。在茫茫的塵世,在形形色色之中,我們能夠依靠什麼呢?一切有形的都會消逝,隻有一種東西屬於你自己,並且超越了有形無形,那就是你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