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京城有四怕:一怕天災,二怕疫病,三怕饑荒,四怕鎮南小侯爺趙元毓。
傳說中的這位小侯爺也絕非有三頭六臂,十餘年前,那也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好胚子。當年,東蒼和西楚打的難分勝負,小侯爺他爹老鎮南侯趙振忠對此一籌莫展,趙元毓那時不過四歲黃口小兒,拿著一本《縱橫六六計》到其父麵前,指著其中一頁口齒不清地問:“何為圍城打援?”趙振忠耐心給稚子解釋。而他聽完後敲敲自己的大腦門,慢悠悠地吐出一句全不似四歲孩童之言:
“何不用此計對付西楚?”
一句話如醒醐灌頂。鎮南侯急忙請書回調兵馬專攻南越。西楚和南越乃鐵杆子盟國,越受敵,楚縱然千萬個不甘願也得調兵去增援。這一來二去拖垮了楚國將士的士氣,蒼國伺機追擊,大敗敵軍。
趙元毓也就是那一年被聖上冊封為鎮南小侯爺,名聲比新娘子的大紅嫁衣還要紅。
眾人皆道此子將來必成大器,誰知有心栽花花不發,事到如今,趙小侯爺未成大器,倒成了一件虛器,端著好看是好看,奈何就是一個花架子。但凡花架子隻要擺在那供人觀賞足也,可惜這尊花架子名貴非常,有個侯爺老爹罩著,還有個郡主老娘疼著,更有一幫達官顯貴巴結著,儼然成了天京城方圓百裏內呼風喚雨的小霸王。不少百姓恨他恨得牙癢癢,卻是無可奈何。
也不是沒有逼急的兔子跑到大理寺去擊鼓告狀,挨了一頓板子後還不服氣,鬧到東宮太子霍少翊那裏。誰知這小侯爺的脾氣正是被太子慣出來的,霍少翊瞧都不瞧來人一眼,揮揮衣袖不耐煩地冒句:“秋後的兔子就愛到處撒潑。”活蹦亂跳的兔子瞬間成了鷹犬口中之物。
至此後,再無人敢說小侯爺一句不是。
他也因此愈發肆無忌憚,宛如是一隻大螃蟹,在這天京城裏橫著走不說,還專用爪子夾人痛處,小小年紀便是橫行霸道無惡不作。
鎮南侯也不是不想管,可每每他提著雞毛撣子要揍人,小侯爺那彪悍老娘總是先一步哭得驚天地泣鬼神,直到趙振忠作罷,才扯了一張小帕,邊揩臉邊扭著腰小跑去廚房給幼子煲魚翅海參粥壓驚。
通常這個時候,小侯爺總是被關在書房思過。
思來想去,他都不覺得自己有過,偷瞄到老爹在窗外鬼鬼祟祟,立即拿起一本書裝模作樣地搖頭晃腦,內容是什麼完全不知道,反正“之乎者也”亂念一通,直到看見老侯爺摸著胡子點頭離開,他才優哉遊哉地把倆腿往桌上一搭,安然睡大覺。
這一日,剛剛睡著,小跟班野望急匆匆跑來把他搖醒,扶著桌子大喘氣:“公……公子爺,太子……太子殿下……找找……您。”
趙元毓指著落在地上的書,打哈欠:“沒看見爺在思過嗎?”
野望抹了抹額頭的汗,還在喘粗氣:“太子殿下……說……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小侯爺捏起扇子,眼珠子一轉,又不知轉出什麼鬼主意,用扇柄敲著桌麵道:“太陽燒屁股了,他會有重要的事情找我?”說歸說,一個鯉魚打挺起來,搖開扇子大搖大擺朝門口走去。剛跨過門楣,一枚飛鏢就擦著他耳根飛過,不偏不倚釘在書房的梁柱上,顫了三顫。
元毓回頭,冷汗直冒,跺著腳大聲嚷嚷:“爹,您這是要兒的命啊!”
趙振忠站在門外,臉色鐵青:“孽子,回去思過,不然我下一鏢就釘你的腦門心兒。”
孽子摸了摸後頸,看一眼梁柱上的飛鏢,哀歎:“可惜了塵垢的畫喲!”
趙振忠氣得頭皮發麻:“孽子,你在嘀咕什麼?”
趙元毓立刻站得跟小白楊似的,煞有其事道:“爹,思過之事暫且緩緩,太子殿下找我有事。”說完,撩起衣擺準備開跑。趙振忠雷霆一吼:“站住!”孽子動也不敢動。趙振忠踱步到他身邊:“他找你何事?”元毓賊笑著看向野望:“他找我何事?”